业绩,大超预期!
7月5日,芯动联科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如同在平静的海面投下深水炸弹。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上半年最高实现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速可达200%。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其净利润增速已高达2869%,超过了北方华创、海光信息等大白马,业绩表现非常强悍。

我们不禁好奇,芯动联科是做什么的?
芯动联科是一个芯片设计企业,核心产品是MEMS惯性传感器。从产品结构看,2024年该产品营收占比近九成,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来源。
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它们都包含一颗MEMS芯片和一颗ASIC芯片,能够感知物体运动姿态和运动轨迹,主要用于智能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
举个例子,当手机进入隧道丢失GPS信号时,其能凭借惯性传感器的感知继续导航。

别看这个部件不大,其技术壁垒却非常高。
霍尼韦尔、意法半导体、TDK等海外巨头,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了全球MEMS传感器超80%的市场份额。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在这一领域打破了技术垄断,芯动联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前,芯动联科拥有MEMS陀螺仪加工技术、ASIC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以技术突破者身份现身行业前沿。公司陀螺仪各项技术参数接近甚至优于霍尼韦尔等海外公司,核心性能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壁垒的巩固,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
近年来,芯动联科研发费用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2025年一季度更是高达31%,超过了北方华创、长川科技等龙头。

公司技术的溢价能力,体现在超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2020到2025年一季度,芯动联科毛利率持续保持在80%以上,在高壁垒、高溢价的盈利模式上有些茅台的影子。公司净利率更是惊人,常年高于40%,2024年达54.93%,一举超越了茅台(52.27%)。

作为芯片设计企业,芯动联科采用的是Fabless运营模式,即专注于芯片的研发,把晶圆代工、封测环节外包。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只有3300万,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1%,属于典型的轻资产经营。在这一模式下,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很少,使得芯动联科的生产成本较低,得以维持较高的毛利率。
总的来看,芯动联科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么,MEMS惯性传感器未来市场需求还有多大?
目前看,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来自这2处:
1.智能驾驶加速渗透。
惯性传感器,能够弥补GPS信号不稳定的缺陷,为智驾系统提供车辆的方向、速度、里程等数据。一辆汽车的智驾系统中,有超50颗MEMS传感器芯片,单车价值量可达1000元。
目前,智能驾驶正处于快速渗透期。预计2025到2040年,国内L3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从20%飙升到85%。

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提高,车辆对于定位的精度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对于L3及以上等级的智能汽车来说,搭载惯性导航系统成为了车企们的共识。
2.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
随着特斯拉、Figure等海外巨头的持续加码,以及国内华为、宇树科技、优必选等公司的加速入局,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配件,MEMS惯性传感器能够起到控制躯体平衡的作用,1个人形机器人大约需要搭载4个MEMS惯性传感器。
随着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MEMS惯性传感器的需求有望迎来激增。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规模仅为45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迅猛增长到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在旺盛的需求下,公司在手订单也比较充沛。
2025年以来,芯动联科共披露了2份订单。一份是1月签订的2.7亿元的陀螺仪销售合同,另一份是4月签订的1.6亿元的陀螺仪及加速度计销售合同,总计4.3亿元,最后履约期限都是2025年底。

要知道,公司2024年营收为4.05亿元,仅这2份已披露订单的金额就已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营收,为2025年的业绩提供了稳固支撑。
此外,芯动联科近年来还收到了多家客户的定点通知,通过与客户的深度绑定,其MEMS惯性传感器有望进一步拓展。
不过,一招鲜,吃遍天,但不能吃一辈子。
公司深知这一道理,在深耕MEMS惯性传感器业务的同时,逐渐拓宽业务布局。
一个重要决策,便是卡位压力传感器业务。
简单来说,压力传感器就像个“翻译官”,能够把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起到测量、控制压力的作用,主要用于智能家居、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等领域。预计2021到2025年,国内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从161亿元飙升到290亿元。

目前,芯动联科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已实现量产,并向客户小批量供货,大量程压力传感器及专用于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在持续研发中。
压力传感器与MEMS惯性传感器,都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在技术方面有较多相通之处。凭借在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积累的经验,公司可以通过技术迁移,实现新业务的快速成长。
最后,总结一下。
芯动联科的高盈利能力,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的体现,其背后是公司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得益于智能驾驶等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MEMS惯性传感器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芯动联科正用技术实力证明,哪怕是小部件,也能在产业变革中撬动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