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较而言,港股科技板块在估值与盈利方面均优于A股科技。
博格给大家对比三个港股科技指数:

比如恒生港股通科技、恒生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权重股基本都是小米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比亚迪、美团、京东这些科技龙头。
相较于其他两个指数,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所追踪的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更聚焦于TMT行业,不含汽车、家电或医药,因此纯度与锐度更高,受不同行业投资逻辑差异的扰动更小。
对于类似博格这样已经配置了港股汽车、港股创新药的投资者而言,选择港股通科技30ETF作为科技配置,优于恒生科技与港股通科技指数。
因为在配置该指数时,能直接避免(医药与汽车)重复配置的问题。

从2021年至今的涨跌幅来看,港股通科技30ETF标的指数不仅在2021-2023年表现更为抗跌,而且在2024年展现出了更强的弹性。
这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权重集中度:快手、小米集团、中芯国际、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这前六大重仓股的合计权重就逼近60%。
从轮动的视角来看,最近港股新消费、创新药都涨得很猛,科技板块相对滞涨。520980所在的科技赛道一方面基本面坚实,另一方面因为不含医药、汽车这些最近暴涨的标的,估值水分更少,也是为后续的补涨蓄力。

最后看估值。
港股通科技30指数目前市盈率(PE)估值为21.78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另外,尽管近期指数有所上涨,其市盈率估值并未显著提升,说明成分股的盈利增速相当不错。

今天市场温度差不多55度了。
比去年“924”行情的时候最高温度还要高~

按博格最近几年的经验:“30度之下开始买入,50度之上开始卖出”,现在仓位已经降低到了80%。
如果市场温度持续走高的话,说明投资者情绪起来了,难道大A牛又回来了?
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