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光模块的中际旭创、新易盛、错过了PCB的胜宏科技、难道这一次还要错过英维克吗?
我里我暂且不讨论PCB、只比较当前业绩最强的光模块和潜力之王液冷。据专业研究报告、液冷市场规模在2025年~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4%、而光模块则为40%、浙商证券预测中国液冷市场规模在2027年达34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3%。同时、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达3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2%。各项数据表明,后期液冷的增速明显高于光模块、只是液冷当前市场规模较小,若液冷继续保持高增长率、把时间线拉长、预计2028年规模上就能超越光模块。
液冷受益于Al服务器高功耗的需求,如英伟达GB300单机柜功耗达132KW、选超风冷极限、液冷成为刚需。国内政策支持、“东数西算”要求PUE降低”、液冷能有效提升能效、这进一步推动了液冷的普及。
应用场景方面、液冷不仅覆盖数据中心、还延伸至储能(2025年渗透率45%~60%)、工业、医疗等领域、长期市场空间预计为光模块的1.5~2倍。光模块则主要集中于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场景相对单一。
英维克核心竞争优势:
1、全链条液冷技术壁垒、从芯片级冷板到系统级解决方案。
英维克的Coolinside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覆盖从热源到冷源的完整链条,其核心部件冷板通过英特尔550W散热验,适配英伟达GB200/GB300芯片的高功耗需求。例如,为阿里巴巴倚天710芯片定制的冷板,将芯片结温控制在85℃以下,较风冷方案降低20℃,直接影响芯片能效比提升50%的目标实现。
2、系统级集成能力
英维克的液冷CDU(冷却液分配单元)采用三泵冗余设计,支持2MW冷量输出,占液冷机柜价值量的30%-40%,并通过英特尔10万小时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测试。其XStorm风墙冷却系统在张北数据中心实现单机柜200kW散热,PUE低至1.14,较传统风冷节能50%、成为行业标杆。
3、专利与技术壁垒
公司累计拥有327项液冷相关专利(89项发明专利),主导液冷国际标准制定,例如与英特尔联合成立UQD互插互换联盟,推动液冷快接头标准化。其UQD快接头通过英伟达200万次插拔认证,泄漏率<10uL/min,国产替代率达30%,单价低于国际品牌20%。
4、顶级客户绑定:英伟达、阿里、腾讯的战略合作伙伴
英维克的冷板、CDU等产品被纳入英伟达MGX生态系统,成为GB200液冷机柜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锁定订单6-8亿元,占英伟达CDU供应链份额30%-40%。其液冷方案适配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B300芯片,单GB300机柜液冷价值量超20万元,支撑英维克液冷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6.5%升至2025年的20%以上。
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液冷采购中,英维克占据40%份额,冷板、CDU等产品直接服务于阿里云大模型训练集群。与腾讯合作的“临港智算谷”万卡算力集群项目,采用英维克冷板式液冷方案,单机柜散热能力达120kW,满足AI算力爆发需求。
5、储能与新能源领域先发优势
英维克的BattCool液冷系统适配-40C至55C全气候场景,服务特斯拉Megapack、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全球储能温控市占率35%,2025年储能订单可见性延至2026年。其CubeCool-S系列工商业储能直冷方案,与首航新能源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6、研发投入与行业标准话语权:技术护城河的双重保障
2024年研发费用达3.49亿元(同比增长32.98%),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6亿元(占营收7.6%),重点突破超流体液冷、浸没式液冷等前沿技术。与英特尔联合开发的超流体液冷技术,可将单机柜散热能力提升至1300kW,适配下一代GPU集群需求
作为英特尔OCSP社区散热模块工作组成员。英维克主导制定《开放式通用服务器规范》液冷部分,并与英特尔联合发布《绿色数据中心创新实践:冷板液冷系统设计参考》白皮书,推动行业标准化。其冷板、CDU等产品通过英特尔10万小时可靠性测试,成为液冷系统采购的默认标准。
英维克的液冷解决方案通过英伟达MGX认证、英特尔至强6平台验证,冷板、快接头等部件纳入戴尔、HPE等国际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与微软合作的Azure液冷数据中心项目,采用英维克冷板式方案,PUE降至1.12,成为海外高端市场标杆。
7、全球化产能布局:响应速度与成本控制的双重优势
郑州中原总部基地年产能提升至24万台液冷机柜,苏州基地专注高功率密度CDU生产,深圳总部聚焦芯片级冷板研发,形成“研发-生产-交付”一体化链条。2025年上半年发出商品达6.81亿元(同比+126%),合同负债4.04亿元(同比+109%),印证订单饱满。
墨西哥工厂2025年产能突破10亿元,覆盖北美数据中心液冷需求:泰国基地通过SAP ERP系统优化供应链,液冷部件交付周期缩短至45天(行业平均70天),成本较国内低15%-20%。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6%提升至2025年目标30%,毛利率超50%。
英维克自研液冷工质SoluKing寿命达5年,替代传统冷却液,成本降低30%;Manifold 机柜级分水器采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耐压20MPa,泄漏率<0.01%,实现从材料到部件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8、生态协同与战略卡位:从硬件供应商到行业定义者
与字节跳动合作的“1600亿算力基建项目”中,英维克提供冷板、CDU、管路全链条方案,单项目价值量超8亿元,推动液冷技术在AI算力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浸没式液冷集群,单机架散热能力达100kW.PUE低至1.02、成为“东数西算”工程标杆。
英维克同步推进冷板式与浸没式双技术路线:冷板式聚焦数据中心主流市场 (国内市占率42%),浸没式液冷已在中国移动项目中实现100kW单机架散热,并计划2026年量产两相浸没方案,适配超算中心需求。
针对华为、浪潮等客户的自研液冷趋势,英维克通过全链条方案绑定(冷板+CDU+工质)提高客户切换成本,同时加速海外市场拓展,2025年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5%,分散国内竞争压力。
短期(1-2年):冷板式液冷在数据中心、储能领域的订单爆发(预计2025年液冷业务收入超15亿元)将驱动业绩增长:
长期(3-5年):浸没式液冷技术突破、海外市场份额提升(目标占比30%)、与英特尔/英伟达的标准协同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8月29号、工业富联冲击涨停、市值达1.07万亿、英维克仅为775.46亿,并且英维克的液冷毛利率比工业富联高、若英维克液冷规模提升、有望估值上修。
#基本面分析# #AI液冷:正在成为千亿级别AI细分赛道# $液冷概念(BK1138)$ #GB300下半年上市,会引爆哪些新风口?# $英伟达(NASDAQ|NVDA)$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如何理解?# $工业富联(SH6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