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冷服务器的核心技术路线主要有冷板式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两种:
1.冷板式液冷:是当前液冷服务器的主流技术路线,市占率超90%。它通过将冷板与服务器内的CPU、GPU等高功耗发热部件直接接触,利用冷却液在冷板内的流动带走热量。冷板式液冷在产业链成熟度、改造成本、可维护性、兼容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现有的冷板一般仅覆盖CPU、GPU等高功耗发热部件,数据中心需要配置CDU和空调两套冷却系统,PUE值无法达到接近于1的理想状态。
2.浸没式液冷:是液冷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更低的PUE值,可达到1.03左右。它将服务器完全浸没在冷却液中,利用冷却液的沸腾相变来带走热量。浸没式液冷的散热效率更高,能够满足更高密度的算力需求,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冷却液的成本较高、维护难度较大等。
二、以下是一些液冷服务器相关的概念股:
1. 英维克:全球冷板市占率超50%,首创液环式真空CDU技术,适配英伟达GB300高压循环系统,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25%。
2.高澜股份:英伟达GB200 GPU冷板核心供应商,首创微通道湍流技术使散热效率提升5倍。2025年中标中国移动30亿元液冷项目,并切入华为昇腾芯片供应链。
3.中科曙光:浸没式液冷市占率58.8%,首创“液冷即服务”模式,SLiquid智能运维平台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80%。
申菱环境:华为昇腾AI服务器液冷机4.柜独家合作伙伴,独创大温差自然冷却架构降低30%部署成本。
巨化股份:子公司创氟高科生产的浸5.没式冷却液纯度达99.999%,替代进口产品成本降低30%。
6.飞龙股份:自研磁悬浮液冷泵功耗降60%,寿命达10万小时,电子水阀市占率91%,为宁德时代储能液冷系统核心供应商。

#机构看涨液冷板块:云厂商开支爆增 #


$英维克(SZ002837)$ $申菱环境(SZ301018)$ #牛市旗手发力!如何把握券商股机会?# #全球算力需求激增:光模块、PCB猛涨# #炒股日记# #周末杂谈#
人形机器人想象空间巨大
人形机器人是目前最具未来想象力的产业。马斯克曾直言,全球未来将有200亿台的人形机器人活跃于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中,市场前景远超汽车。中金公司表示,人形机器人或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预测远期潜在市场空间超万亿元。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突破19万项,约占全球三分之二。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也进入量产前夜。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就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出货量每年翻一番,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2到3年,一年出货量达到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智元机器人将于8月18日在智元商城和京东商城开售全系列产品,包括三款机器人和一款机器狗。其核心概念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直接控股/战略投资平台:上纬新材,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控股66.99%,计划整合其环保树脂材料技术开发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玉禾田,子公司玉树智能获智元创新持股5%,共建“具身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推进智慧环卫大模型研发。
二、参股公司:龙旗科技、卧龙电驱、软通动力、华发股份、TCL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参投智元机器人。其中龙旗科技参与了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软通动力通过持股1.41%成为其股东。
三、战略合作公司:科大讯飞,2024年6月与智元签署战略协议,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联合开发智能体与机器人本体集成技术;大丰实业,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大丰实业持股85%、智元机器人持股15%;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
四、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大力德,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行星减速器核心部件,提升运动控制精度;蓝思科技,参与智元“灵犀X1”系列人形机器人的联合交付,提供精密结构件与制造支持;绿的谐波,为智元机器人提供谐波减速器;奥比中光,为智元机器人提供3D视觉传感器,支持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导航与操作能力。
五、智立方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有哪些?智立方为智元机器人提供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和部分精密零部件制造吗?智立方的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有哪些优势?
智立方:公司在机器人测试设备和精密零部件领域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将稳步推进晶圆机械手的使用
智立方(301312.SZ)6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是推动工厂自动化的核心力量,公司在机器人测试设备和精密零部件领域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将稳步推进晶圆机械手的使用,提升自动化水平。


截至2025年8月17日,尚未有公开信息表明智立方与智元机器人有合作关系。
智立方的机器人自动化检测设备主要客户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和电子产品智能制造商,以及半导体领域的知名企业,具体如下:
- 消费电子领域:苹果公司、Meta、歌尔股份、鸿海集团、立讯精密、舜宇集团、捷普集团、广达集团、普瑞姆集团等。
- 半导体领域:长光华芯、乾照光电、兆驰股份、华灿光电、格科微、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