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9 08:22:38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既然有人坐轿,肯定就有人抬轿,吹鼓手也不能少。我宣布:跑得快比赛开始!
发表于 2025-07-09 06:44:04 发布于 福建


2025年7月8日,光伏板块迎来久违反弹:拓日新能涨停,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龙头股涨超5%,阳光电源、钧达股份等超20只个股集体跟涨。


市场情绪高涨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叠加的结果:

政策强力干预: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引导行业提升品质。


行业主动减产:头部企业如通威、协鑫等对超百万吨硅料产能减产检修,光伏玻璃企业联合减产30%,缓解供需失衡。


技术迭代加速:N型TOPCon电池市占率飙升至87.8%,BC/HJT技术商业化提速,倒逼低效产能出清。


这一轮上涨被部分投资者解读为“周期反转信号”,但行业基本面是否真正逆转?


产能过剩: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政策与减产带来短期利好,产能过剩仍是行业最大隐患:

库存高压未解:截至2025年6月,多晶硅库存达39万吨,按当前产量折算可满足近三个月需求;组件库存虽从51GW降至24.76GW,但仍超安全线。


开工率持续低迷:多晶硅企业开工率仅31-32%,光伏玻璃产能利用率约70%,反映需求端仍未消化供给压力。


需求不确定性增强:国内分布式光伏受电网承载限制,部分区域装机下滑;美国组件进口量同比降10%,欧洲户用市场增速放缓。


权威数据佐证: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达150万吨(需求仅80万吨),组件产能800GW(需求450GW),过剩率超30%。


政策“反内卷”:供给侧改革2.0的威力


本轮政策调控被视为光伏版的“供给侧改革”,直击行业痛点:

抬高准入门槛:工信部拟将硅料电耗标准从≤80kWh/kg收紧至≤60kWh/kg,N型料纯度要求从6N提至7N,淘汰高能耗、低纯度产能。


兼并重组提速:通威收购润阳、协鑫整合中小厂商,行业CR5集中度有望从45%升至60%。


价格机制优化: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硅料价格在6万元/吨附近企稳,组件价格回升至0.95-1.05元/W区间。


历史镜鉴:2011-2013年周期中,类似政策推动30%产能退出,CR5从50%升至80%,为新一轮增长铺路。


技术革命:穿越周期的终极武器


技术迭代正成为产能出清的“无形之手”:

N型替代完成: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5.4%,成本逼近PERC,推动P型产能加速退出。


钙钛矿突破临界点:实验室效率突破33%,叠层组件量产在即,新一轮技术周期已启动。


全球化布局深化:隆基马来西亚基地产能扩至8GW,通威加码欧洲N型电池产线,规避贸易壁垒。


技术分水岭效应显现:缺乏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因无法负担改造费用,被迫退出市场。


周期反转还是阶段性反弹?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光伏此前的走势几乎是怎么涨上去怎么跌回来不可谓不惨,所以只要有一些向好的预期反弹的动能就毕竟足。而光伏的上涨主要还是源于政策面的干预和行业的主动减产、以及多晶硅收储引发的修复性预期,更多还是阶段性反弹。


短期的话需要重点观察多晶硅期货的走势,因为它是先于市场上涨的,另外多晶硅期货目前也是已经开始出现加速上涨的走势,所以这个地方是不适合去追高的,但是因为各种预期在回调之后仍然还会有机会。


长期的话,这个方向还是得看需求的增量,如果需求迟迟起不来,仅仅是靠减产是很难实现周期性反转的,这里需要重点观察新的需求增量以及行业设备的更新换代等。


结论:黎明前的黑暗,但曙光已现


光伏行业的大涨是政策纠偏、减产落地与技术升级的共振,标志着周期底部确认,但全面反转仍需等待两个关键信号:

产能出清完成:落后产能淘汰超200GW,库存天数回归安全阈值(<1.5个月);

需求结构重塑:国内电网承载瓶颈突破,海外新兴市场(中东、拉美)装机放量。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揭示行业韧性:2025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累计装机达10.8亿千瓦(占全球近50%),证明长期增长逻辑未变。


投资者需在理性中布局:聚焦技术龙头(如TOPCon领跑者)、成本杀手(硅料一体化厂商)及全球化先锋,静待周期之轮转动。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Wind、工信部会议纪要

#硅料收储传闻再起,光伏板块全线爆发#  $光伏设备(BK1031)$  #强势机会#  #收盘点评#  #热点解析#  #社区牛人计划#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