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电机与特斯拉Optimus的合作进展一一核心产品已送样测试
三协电机已向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送样空心杯电机模组,该产品采用高槽满率技术,重量仅80g,扭矩密度较传统方案提升30%,重复定位精度达0.1mm,适配灵巧手关节等精密运动场景。
特斯拉Optimus Gen3将于2026年量产,重视供应链机会。
2025年7月,马斯克表示:Optimus已完成第三代(V3)版本的核心设计,2026年投入量产。 预计特斯拉Optimus迭代方向:身体和灵巧手自由度增加,轻量化材料用量提升,灵巧手感知和运动能力提升。 同海外典型机器人对比:Optimus自由度更多,步行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TeslaAI官微上线更新动向
该账号认证信息为特斯拉官方运营,明确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将主要分享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智能驾驶技术突破、Robotaxi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以及Dojo和Coetex计算集群等前沿产品与技术动态。
特斯拉随后转发此动态,并配文称“(机器人)加速进化中”。
本月初,特斯拉发布了“宏图计划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IV,简称“宏图计划4.0”),预示着特斯拉未来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转向:即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特斯拉Optimus经过三次主要迭代,预计V3于2025Q4定型。
特斯拉机器人代际变化
特斯拉Optimus迭代方向:自由度增加,轻量化,灵巧手。
同海外典型机器人对比:Optimus自由度更多,步行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特斯拉Optimus Gen3机器人灵巧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其五大核心技术革新将推动人形机器人走向量产,为工业、医疗和生活服务领域带来变革。
三协电机供货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最新一代灵巧手微型电机,已经实锤! 就差官宣了!
【特斯拉Optimus量产提速,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频获大单,百亿市场前景可期】
人形机器人板块近日迎来强劲上涨,市场分析指出,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升温及国内企业订单爆发,成为推动板块走强的核心因素。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进程成为全球市场焦点。
本月初,特斯拉通过微博账号“TeslaAI”发布Optimus最新视频,展示其仿生手部细节——包括真人手部的褶皱、指甲轮廓及关节痕迹,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据公司披露,Optimus Gen 3机型计划于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目标五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特斯拉CEO马斯克明确表示,自动驾驶与Optimus机器人将是公司未来核心业务,预计该产品将贡献公司约80%的市值。分析称,Gen 3机型定型后,特斯拉将启动大规模制造测试,预计初期出货量达3万至5万台,同时Gen 4机型研发已同步推进。
机器人订单不断,本土军团加速冲刺
国内方面,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是利好不断。比如国内机器人厂商陆续斩获大单,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与此同时,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为代表的本土头部企业正在加速资本化进程和市场拓展。其中,宇树科技正在积极筹备IPO,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文件。
另一家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还获得正大集团旗下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
根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的信息,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近期中标了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采购订单金额超过1.2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此次订单是行业“强心剂”,人形机器人场景化落地加速探索落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研发迈向商业化,吸引更多企业入局,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马斯克最新公开:Tesla Optimus 已能胜任100 任务,并通过“看视频”学会新技能!】
这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即将席卷全球的现实。
1、与自动驾驶共用神经网络,智能如人
2、模仿学习系统上线,看一次视频就能掌握任务
3、彻底改写“劳动力”概念的科技革命
4、生产力无上限,Optimus 成为地球最有价值的产品
三协电机 未来将聚焦核心技术突破!
通过自主研发的“拼块定子结构设计技术”“高槽满率无刷电机工艺”等核心技术,提升电机效率、降低噪音,并推动产品性能对标国际龙头(如日本美蓓亚、松下电机)。
在半导体、机器人、安防、光伏等领域,其混合式步进电机已成功替代日本东方马达产品,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高端市场的进口替代份额。
【三协电机在新兴场景的拓展:机器人与3D打印】
机器人领域:
1、协作机器人:
已为法奥机器人实现电机量产,2025年相关收入预计翻倍至1.2亿元2。
2、人形机器人:
向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Walker X等送样关节电机,2027年收入或超5亿元。
3、AGV与物流机器人:
为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供应步进电机,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90%。
4、3D打印领域:
深度绑定拓竹科技(全球市占率第一),2025年采购额预计增长150%。
毕马威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形态之一,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5.5%。
毕马威认为,一方面,中国正持续加强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在技术端,AI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人形机器人向高度自主决策系统演进,拓宽其现实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中国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等加速迈入量产期。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测算数据,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元,销量将从0.4万台增长至27.12万台。也许这个数字是极为保守的估计!
特斯拉采购负责人坦言:"空心杯电机让Optimus手指的制造成本降低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