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3 23:36:30 股吧网页版
对标国际巨头!历时24年造“分子桥” 中科院博士创立的能之光彰显深厚实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01年,中科院博士张发饶响应国家招才引智号召,带着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从日本归国,在宁波经开区科创园500平方米的起步空间里创立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之光”)。

  24年后,这家以“高分子桥梁工程师”为技术标签的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从宁波经开区科创园孵化器“毕业”的能之光,走出了一条海归创业者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招股书显示,其核心产品相容剂贡献95%营收,手握57项专利与国家级“小巨人”认证,现募资1.07亿元剑指高端材料进口替代。而这条从实验室跟跑到产业领跑之路,则始终有园区“毕业不脱管”的陪伴式服务护航。

  科学家创业的“精密”生意

  2001年9月,正值中国塑料助剂行业蓄势腾飞的起点,一位名叫张发饶的科学家踏上了返乡创业的旅程。

  张发饶是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的博士,他结束了在日本NEDO、JST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研生涯,回到家乡宁波北仑,在宁波经开区科创园500平方米的起步空间里,创立了能之光。

  怀揣对高分子材料的深刻理解,他将实验室的接枝改性技术转化为产业利器。张发饶博士彼时回国,正是响应国家招才引智的号召,决心在国内高分子材料尚处“跟跑”阶段时,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材料。

  如今,作为持股51.13%的实控人兼核心技术官,张发饶正带领这家深耕行业24年的企业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科学家对材料的精妙调控,化作了工业生产的核心利器。其中,相容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材料王国里不可或缺的“桥梁工程师”,在高分子基材与助剂乃至助剂与助剂之间构建起牢固的连接,让不同的组分得以融合,从而创造出界面结合更紧密、结构更稳定的高性能材料。

  正是这份“精密”的生意,支撑起了能之光的主要营收:2022年至2024年间,相容剂产品分别贡献了5.35亿元、5.43亿元和5.75亿元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始终高居95%以上,毛利率也从12.19%稳步提升至16.91%。

  与此同时,另一类功能高分子产品——粘合树脂凭借其强大的粘接力、出色的耐候性和显著优于传统液体胶粘剂的环保特性,其应用触角已伸向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收入占比从3.02%稳步提升至4.63%。其背后是中国热熔胶市场蓬勃发展的支撑,行业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172.28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约253.2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8.01%。

  此外,整个高分子材料行业迈向“环境友好”的大趋势,如对低气味、低VOC材料的渴求,也为能之光这类技术驱动型公司打开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正是行业空间需求持续被打开,能之光的盈利能力也在大幅飙升。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更是实现了从2186万元到5594万元的显著跃升。2025年上半年,其业绩透露出稳健的信号:1-6月实现营业总收入2.94亿元,同比微增0.06%;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达到2952.75万元,同比增长10.81%。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之光过去20多年发展历程中,宁波经开区科创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在多次扩产搬迁中,园区协同政府提供“陪伴式服务”:从新厂房选址的“一址一策”匹配,到环评安评“绿色通道”,再到政策延续申报的“专员代办”。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能之光的成长历程为更多海归创业者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低集中度市场的突围

  尽管身处客户集中度天然较低的高分子助剂行业,能之光依然展现出了强劲且可持续的客户拓展能力。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每年新增客户数量分别达到528家、477家和439家,持续拓客能力显著。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客户的质量也在提升,同期平均每家新增客户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62万元、9.41万元和6.71万元,客单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若以净新增客户数量(即新增客户减去流失客户后的净增长)衡量,报告期各期分别为46家、56家和73家,同样保持稳健增长。这种持续的客户获取与巩固能力,源于能之光精心构建的几大核心竞争力。

  在商业世界,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快速响应的产品开发能力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基石。

  招股书显示,能之光掌握了包括超临界技术、接枝改性技术、功能复合技术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这使得公司能够根据客户具体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性能需求,精准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定制化产品配方。例如,面对光伏电池技术从P型向N型的快速迭代,公司迅速开发出满足新型N型电池封装胶膜需求的一系列功能母料,及时响应市场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各年取得的产品创新数量分别为27个、26个和14个,体现了持续的创新能力。这种“量体裁衣”式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公司能够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

  在智能化趋势下,领先的生产自动化和规模化能力保障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与交付效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招股书显示,公司高度重视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着力打造全线数字工厂,尤其聚焦于提升定制化产品的生产自动化效率。通过逐年加大技术与设备投入,能之光已配备了全自动失重称喂料系统、集中供料系统、高效辅料配制系统、数字化控制设备及自动打包系统等先进设施,并形成了溶液注入、螺杆组合、净化处理等特色生产工艺。

  其成熟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体系为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及时供应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客户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核心诉求。

  要让客户持续稳定合作,严格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则是维系长期客户合作的“安全网”。能之光建立了覆盖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产品入库到售后服务全链条的质量管理流程,并确保其有效执行。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套严谨的体系为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增强了客户合作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能之光在运营效率上表现突出,其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7%、1.87%、1.97%,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43%、3.15%、3.34%,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费用率行业平均约3.21%、3.31%、3%;管理费用率行业平均约3.88%、4.30%、4.58%)。

  这些核心竞争力的协同作用,使能之光构建了一个稳定且优质的客户生态圈。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稳定可靠的产品与服务,赢得了包括金发科技(600143)、普利特(002324)、万马股份(002276)、会通股份(688219)、中天科技(600522)、中广核技(000881)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并持续获得“优秀供应商”“最佳服务供应商”等客户赞誉(公司产品也曾获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

  同时,能之光成功将合作版图扩展至全球行业巨头,如LG、博禄(Borealis)、巴斯夫(BASF)和沙比克(SABIC)等,充分印证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因此,即使在分散的市场格局下,能之光依然凭借其综合实力,实现了客户群体的有效拓展和深度绑定,合作稳定性强。

  技术筑基千亿赛道扩产变现

  能之光在竞争激烈的高分子材料领域赢得稳定客户群的核心支撑,源自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的产业应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三大核心技术平台:“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和“有机无机功能复合”。依托这些平台,公司成功孵化出熔融接枝反应挤出技术、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功能母料制备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这一系列领先技术的背后是研发体系给予的支撑和保障。招股书显示,公司设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研究平台,并组建了一支由14名硕博人才领衔、包含2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团队,形成了“人才-项目-技术-产品”的创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多年来所积累的技术实力也获得了业界和官方的广泛认可。公司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彰显了其在细分领域的领导地位。其技术成果还屡获殊荣:2019年入选“浙江制造精品”及“宁波市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0年获评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及获批“浙江省企业研究院”;2022年荣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而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已累计获得57项发明专利授权(其中51项为自主研发),并成功参与了包括“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及“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这些荣誉和资质是公司技术领先性的有力背书,也是赢得客户长期信赖的关键。

  当前,能之光聚焦的高分子助剂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市场正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多个下游关键应用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比如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2023年已达2939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107亿元;中国铝复合板市场2023年容量约133.11亿元,2024年中国市场预计增至140.96亿元;中国高阻隔膜行业市场规模2023年约132.38亿元,预计2024年达142.98亿元,增速都不容小觑。

  此外,作为核心封装材料的光伏胶膜也需求旺盛。2024年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588GW,同比增长13.5%,直接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同时,整个行业向“环境友好”(如低VOC)方向发展的趋势也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基于技术认证与市场增量,能之光募资计划直指进口替代。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0658.45万元,分别投向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产能和提升研发实力。

  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将重点增加低VOC系列、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的产能,目标直指目前主要被陶氏、三井等国际品牌占据的高端应用市场。

  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能之光旨在把握市场机遇,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并实现更广阔的业务增长。

  这场始于科学家初心的资本之旅,正在重新定义技术型企业的成长范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