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北交所向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导技术”)下发了长达14页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就公司现金流、业绩增长真实性、关联交易、募投合理性及潜在诉讼五大核心问题提出追问。这家主营5G数据电缆的企业,2024年营收已跃升至12.9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却连续三年为负。
现金流是否存断裂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9亿元、–2.33亿元和–7,264万元。公司解释,主要客户大华股份以180天期商业承兑汇票结算,导致大量票据沉淀。若将未终止确认的贴现还原,模拟调整后2022—2024年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012万元、1,040万元和2,384万元,但“纸上回正”并未改变实际资金缺口。截至2024年期末,公司合计应偿还负债为72,024.07万元,长期借款金额由上期末2,002.17万元增加至本期末14,826.11万元,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均有所增加。2024年期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9,455.25万元,其中受限金额6,765.10万元,可贴现的票据金额为8,795.19万元。
北交所要求公司量化说明若票据贴现渠道收紧,是否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并说明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措施及有效性。
资产负债率高企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83%、68.20%、70.45%,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兆龙互连同期仅约18%。2024年末长期借款由2,002万元激增至1.48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合计4.79亿元。公司测算未来三年新增流动资金缺口1.62亿元,但偿债资金来源尚未明确。
关联交易迷雾
2021年,公司向原控股股东正导光电采购PVC原材料5,107.82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7.27%。正导光电绝缘料售价10.22元/公斤,较同期向红其线缆、万马集团采购价分别高出1.48元、3.05元。2022年2月,正导光电将股权全部转让给实控人后停止经营,却仍保留对外投资业务。
北交所追问:5107.82万元采购款是否流向实控人?正导光电对外投资标的与客户或供应商是否存在关联?
业绩“逆势”增长
2020—2024年,公司收入由5.5亿元增至12.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由–481.71万元增至5,249.01万元。同期可比公司宝胜股份、万马股份2024年净利下滑,兆龙互连、恒丰特导2023年净利下滑。公司称下游5G建设拉动需求,但2024年其高端超六类及以上数据电缆收入占比仅11.86%,远低于兆龙互连的28.84%。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量化说明“业绩增长与客户内生动力、协同效应”的具体表现,并列示主要客户向其他电缆厂商采购单价对比。
募投合理性被质疑
公司拟募资2.45亿元,其中2.15亿元用于新建100万箱5G数据电缆及5万公里通信传输电缆产能。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募投项目是否涉及对现有产线的扩建、搬迁等相关情况,拟新建厂房的必要性、是否存在闲置风险,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新增产能消化可能性等。
4,672万元诉讼地雷
公司与加拿大HSC的货款纠纷于2019年升级为反诉。HSC以“产品质量瑕疵”为由索赔4,672.46万元,是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7倍。2025年2月调解失败后,案件进入审判阶段。若败诉,公司除需赔偿外,还可能触发中信保追回171万美元理赔款。公司仅表示“已计提预计负债”,但未披露具体金额及财务影响测算。
合规瑕疵
截至2024年末,公司1.45万m²房屋因违建或无证存在搬迁风险;99.63%的土地及房屋处于抵押状态;江西子公司100%资产被抵押;报告期内存在超产能生产行为。
北交所要求逐笔披露抵押主债权金额、担保次序及潜在处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