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在经历了近几日的调整后,A股三大指数再度上攻。上证指数收涨逾1%,重回3800点上方;创业板指飙涨逾6%,创下10个多月来最大单日涨幅。全市场逾4800只个股上涨,上百只个股涨停。
知名私募星石投资相关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以往经验来看,历次牛市均出现过短期回调的情况,短期回调后股市大概率会继续有所表现,除非出现重大利空。目前,无论是场内流动性,还是宏观层面,均未出现大的利空信号,预计本周回调属于牛市中的正常回调。当前仍处于牛市的第一阶段,中期维度下市场仍处于健康上行的趋势中。
惊险“过山车”行情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这几天的行情无异于一次“过山车”之旅。
9月4日,上证指数连续第二日跌超1%,创业板指重挫逾4%,创下4月初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不少投资者一时陷入浓厚的恐慌情绪中。
然而,仅仅一天,市场画风突变,迎来罕见大涨。9月5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盘中集体震荡走强,沪弱深强格局再现,创业板指数午后飙涨逾6%。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涨1.24%,报3812.51点,重回3800点上方;深证成指大涨3.89%,报12590.56点;创业板指大涨6.55%,报2958.18点。此外,沪深300指数收涨2.18%,北证50指数大涨5.15%,科创50指数涨3.39%。
其中,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创下2024年10月19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Wind数据显示,A股沪、深、京三市全天总成交额约2.35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逾2300亿元,为连续第18个交易日维持在2万亿元之上。
“今日(5日)全线反攻值得称赞,但美中不足的是量能较昨日同期明显萎缩。这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经过连续急跌后,市场抛压减轻,不需要大量资金即可推高指数;二是投资者心态仍偏谨慎,追高意愿不足,反弹主要由套牢资金自救和左侧布局资金推动。”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表示。
郭一鸣认为,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重返3800点关键位置,但上方仍面临多重均线压力。短期内,市场需要消化获利盘和解套盘的双重压力,预计会出现一定反复。量能能否重新释放,将成为决定反弹高度的关键变量。
从行业板块表现来看,今日涨幅居前的板块分别为电池、能源金属、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元件板块;银行、饮料制造、保险板块等为数不多的板块小幅下跌。
其中,电池板块飙涨逾9%,板块内个股迎来涨停潮,包括天宏锂电、金银河、天华新能、厦钨新能、华盛锂电、野马电池、天赐材料、天际股份等20余只个股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股价收于全天最高点,报325.11元/股,涨幅近7%,创下三年多来新高,最新市值达1.48万亿元。先导智能股价收于20%涨停,连续第7个交易日上涨,7天累计涨幅超过80%。
机构称“累涨风险已快速释放”
“恐高”,是近期市场频繁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9月5日收盘数据显示,相较4月初的低点,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已超过25%,创业板指数更是累计飙升了68%。
多家机构人士认为,尽管市场短期有所调整,但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支撑本轮趋势性上涨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场仍在向好发展。
星石投资相关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流动性驱动并未结束。从场内流动性看,市场成交保持在2万亿以上,交投热度依旧不弱,场内资金仍在积极寻找合理机会。并且,从股债性价比和资金入市情况看,当前距离近两轮牛市的高点仍有较大距离,预计后续股市或仍将迎来增量资金。
另一方面,宏观因素仍在向好。国内方面,政策持续发力,通缩预期逐步减弱,新旧动能转换初现成效,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向好趋势,叠加政策增加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度,国内因素对慢牛有支撑;海外方面,关税担忧减弱、美联储降息有望进一步打开国内政策空间,海外因素的扰动相对不大。
华安证券策略分析师郑小霞认为,4月上旬以来,市场超预期强势上涨积累较大涨幅,同时市场存在普遍特殊事件前维持稳定的共识,因此此前并未出现过有效回调。随着特殊事件的临近和过去,此种共识稳定性减弱并消失,获利盘集中兑现了结,导致前几日市场剧烈波动和9月4日市场交易性大跌。目前,累涨风险已快速释放、下跌时间和空间有限,市场上涨根基并未动摇。
她表示,决策层对资本市场要求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递进,重视程度空前提升,这为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和市场主体交投活跃提供重要安全垫。“资产荒”现象仍然突出,A股整体赚钱效应仍然亮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股债跷跷板持续显现等,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股市的趋势仍未结束。
“市场充分认可慢牛趋势,即使指数达到3800点附近,市场并未存在明显恐高情绪,对市场中期信心显著增强。”东兴证券分析师林阳等人在研报中表示,从本轮行情的资金性质可以看到,机构和大户主导的特征明显,与历史上历次机构主导行情的特点较为类似,都是大容量龙头表现强劲,市场呈现景气主线连续上涨的走势。
他们认为,本轮行情的中期空间较大,上涨时间较长,目前仍处于牛市初期,科技股虽然短期有较大涨幅,泡沫化程度并不高,中国经济也需要一定的科技泡沫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发展方向的思路非常明确,因此,以大金融控制指数节奏,以大科技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市场走势仍然十分良性。
郭一鸣亦表示,当前市场整体上行趋势的核心逻辑未变,指数中期向好的格局依然稳固。但他提醒,经过8月以来的持续上行,市场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短期存在兑现需求,因此本轮调整或未完全结束,后续仍可能出现震荡反复。这种反复并非趋势逆转,而是市场在高位进行蓄势,为下一阶段行情积累动能,属于牛市途中的正常休整。对于投资者而言,需保持中长期视角,忽略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