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8 18:31:10 股吧网页版
无人机之王vs全景相机霸主:大疆、影石“互入腹地”背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88775_0

  8月18日,影石创新股价再度“20cm”涨停,总市值突破千亿元。热火烹油的二级市场表现背后,深圳双雄互相跨界的“较量”正在持续发酵。

  上周,已经横扫全景相机市场的影石创新突然宣布,旗下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产品开启公测,并发布相应宣传视频。而不久前,全球无人机之王大疆也官宣发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

  这意味着,大疆和影石两家在各自领域已“独霸一方”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所擅长的领域发起进攻。

  而细究这场“互入腹地”的攻防战,或是市场天花板下的必然突围。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影石创新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67.2%,稳居行业第一。但全景相机行业整体规模比较小,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50.3亿元,预计2027年增长至78.5亿元。

  相比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天花板更高,参考ValuatesReport 的数据,2023年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71亿美元(约为 511亿元人民币),其预测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2023-2030年复合增速约为8%。

  “从行业空间来看,影石的跨界诉求会更急迫一些,尤其是上市之后,公司也需要给资本市场更多新的故事。大疆这边,龙头地位还是很稳固的,但是这几年一直被质疑是‘挤牙膏式’创新,它也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引擎,突破创新瓶颈。”沪上一名大型私募机构TMT分析师对记者指出。

  瓶颈期的突围

  大疆与影石创新的“过招”,是一场突围增长瓶颈期的必然。

  影石创新2015年成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全景相机设备商,成为全球智能影像的龙头。

  从2016年推出首款消费级全景相机Nano至今,影石创新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细分到几乎覆盖用户能想到的所有场景——手持的X系列、便携的Go系列、AI加持的广角相机Ace系列,甚至专业级的VR全景相机Pro 2等。

  随着全景相机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市占率接近70%的影石创新,也正在逼近行业的天花板。今年一季度,影石创新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影石创新的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65.25%;其归母净利润由2022年的4.07亿元增至2024年的9.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6.27%。

  进入2025年一季度,影石创新实现营收13.55亿元,同比增长40.70%;归母净利润为1.76亿元,同比减少2.50%。

  这也意味着,想更上一层楼,影石创新就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招股书中,影石创新坦言,“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到50.3亿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总市场规模为364.7亿元,目前全景相机市场容量较小。若未来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丰富产品线和产品应用场景,公司业务增长将受到限制。”

  6月11日,影石创新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后,“90后”创始人刘靖康曾向媒体“剧透”,自己不觉得现在进军无人机市场是毫无机会的。

  这为七月末,影石创新官宣进入无人机市场埋下了伏笔。

  从当前流出的公开信息来看,影翎A1机身重量小于249g,属于小型消费级无人机,其配备手柄和飞行第一视角(FPV)眼镜。

  该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搭载2颗鱼眼镜头,通过拼接算法实现全景影像拍摄。除了成片可以和全景相机一样获得空中全视角的影像外,操作者在飞行时,可以通过体感手柄和FPV眼镜实现类似“第一人称飞行体验”(类似VR头显)的效果。

  国信证券对比了影翎与大疆 DJI Mini 4K,认为影翎画质参数较强(影翎画质参数为8k 30fps;4k 100fps),大疆 DJI Mini 4K画质参数为4k 30fps。

  综合来看,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影翎Antigravity部分参数高于头部品牌,考虑到当前国内消费级无人机线上销售份额基本集中于单一品牌,影石创新产品的推出有利于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互入腹地”

  在无人机市场称霸多年的大疆,也在寻找他的第二增长曲线。

  由于大疆尚未上市,难以查询到公开的财务数据等资料,但其在无人机及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龙头地位是毋庸置疑。

  据早年公布的数据,2017年,大疆的营收就已经突破了175.7亿元,净利润为43亿元。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排行榜中,大疆以1250亿元的估值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九。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达85%,其中美国无人机市场份额77%,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73%。

  不过,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大疆也正遭遇发展瓶颈。一方面,其接连发布的几款产品相似度较高,被市场质疑为“挤牙膏式创新”。比如2020年,大疆发布的Mavic Air 2无人机在外观上与前一代Mavic 2 Pro/Mini高度相似,避障功能上也依然维持三向避障而非升级为全向避障。

  今年5月,大疆发布的Mavic 4 Pro虽然升级为168 mm的长焦摄像头、主摄升级为一亿像素,但其主摄焦段还停在28mm,导致拍摄广角时视角不够广,增加了用户拍摄的难度。

  另一方面,受全球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大疆的Mavic 4 Pro等新品都没有在美国市场铺货上市。

  大疆,亟需找到新的创新突破口。近期,大疆接连布局了扫地机器人、全景相机等产品。

  2025年7月31日,DJI 大疆全新发布的8K 全景相机Osmo 360,采用了与影石运动相机相同的磁吸底座和双镜头设计,支持录制8K 30FPS或4K 120FPS的高质量360度全景视频。外界猜测,该产品或将直接对标影石X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方“互入腹地”直接过招前,大疆与影石创新已经有了竞争的苗头。

  2023年10月份,大疆推出了Osmo Pocket3后,次年7月上旬,影石创新也推出了Insta 360 Flow Pro,其是首款接入苹果 DockKit 技术的手机云台,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标大疆的Pocket系列。

  此外,大疆运动相机Osmo Nano主打小型化、模块化,也被行业认为是直接对标影石Go系列。

  “我觉得两家公司互相跨界,不能简单归结于抢地盘,因为影像设备行业的边界本来就很模糊,比如智能手机影像的兴起,也对传统影像设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同行业的跨界竞争,有利于行业整体创新。”前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丁少将也认为,两家公司均服务于内容创作者,用户对多视角影像的需求存在显著重叠。从技术层面来看,影石的影像算法、防抖技术和CMOS能力可以应用于无人机,而大疆的飞控、云台技术同样适用于运动相机。

  “大疆的优势在于深厚的无人机技术壁垒及全球品牌认知,而影石的核心优势则是影像处理能力和全景技术积累。短时间内,双方都难以颠覆对方的基本盘。”丁少将指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