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球人用狂犬疫苗领军企业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739.SH,以下简称“成大生物”或“公司”)官网显示,近日,公司与中科院孵化的AI大模型“国家队”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紫东太初”)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联合共建“AI+疫苗研发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聚焦“AI+疫苗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围绕数据整合、技术攻关、服务赋能及生态构建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发挥各自特长,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中科紫东太初将负责AI技术开发与平台搭建,拥有AI工具及模型算法的知识产权。成大生物在提供研发数据及应用场景支持的基础上,将享有疫苗产业化成果的知识产权及联合实验室AI成果商业化优先权。此次合作首期开发将按里程碑节点分期验收。
具体而言,双方的合作将基于四个方向展开:一是数据整合与分析平台建设。成大生物与中科紫东太初将整合病毒基因库、临床试验等数据资源,构建高保守序列数据库与标准化数据集,实现数据标注、知识检索及学术信息智能推送功能;二是疫苗研发AI工具集开发。双方将合作开发涵盖增量学术/专利信息推送、存量论文智能筛选、蛋白质语言特征分析、T细胞表位预测、病毒高保守序列挖掘等功能的工具及数据库,并搭建集成化AI工具平台,提升研发效率;三是科学服务平台搭建。紫东太初的3.0科学智能平台可以提供文献深度理解、实验方案辅助设计、模型调用及科研工作流定制服务,支持成大生物的研发团队灵活调用;四是行业影响力共建,双方将通过举办学术论坛、成果展示与推广等活动,加速“AI+疫苗”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强强联合,全球疫苗龙头与AI“国家队”优势协同
成大生物作为全球最大人用狂犬疫苗生产商,产品覆盖“一带一路”30余国,累计使用超4.5亿剂次,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同时,公司针对高端化、具备市场潜力的疫苗研发方向积极进行技术储备,目前已构建包括15价HPV疫苗、二倍体狂犬疫苗、多价流感疫苗在内的多元化研发管线,在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已构建了护城河优势。此前,公司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在埃及、印尼获批,彰显其国际化实力。
而中科紫东太初是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队”,致力于成为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领先者,推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底座建设。2024年11月,“紫东太初3.0”发布,采用原生多模态学习统一范式,具备高阶推理能力,实现了复杂任务规划与智能求解,与国际领先的GPT-4o模型形成对标,开启了多模态智能体时代。在科学研究领域,“紫东太初”亦在打造具有智能新形态的、可自主进化的科学大模型,创新AI for Science的科研范式,为实现多层级大模型协作提供有力支撑。
为推动“人工智能+科学”协同创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已联合四十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启动“科学基础大模型生态联盟”计划,并积极推动国产算力适配,着力构建开源开放、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科学”新生态,为全球学术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赋能科研范式重塑。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国家队”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谋划布局和持续投入,不仅将推动“AI+科学”向平台化、体系化加速转型,也将有利于中科紫东太初依托中科院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全栈式AI创新链条、重大科学设施及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等优势实现平台技术能力的快速迭代发展。
股东赋能,成大生物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成大生物与中科紫东太初便公布了战略合作事项。如今,相关合作有了进一步的落地突破,彰显了双方决策执行的高效。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合作的达成,离不开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民投”)的积极推动。其为中科紫东太初的首轮融资重要投资机构之一,同时其全资子公司韶关市高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成大生物控股股东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粤民投是国内具有代表性地方民营投资平台,成立于2016年9月,主要投资围绕新能源、生命科学、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实业领域。一直以来,粤民投高度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发挥多方资金与资源优势,助力AI大模型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本次成大生物与中科紫东太初的合作事宜,有望成为粤民投赋能成大生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范例。
成大生物表示,公司未来将积极探索AI大模型技术的本地化部署与场景化应用。基于数据安全与合规要求,搭建本地化AI平台,推动AI技术在研发、生产、运营及管理环节的深度赋能,助力公司全面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