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方光电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49.36%;归母净利润为8412万元,同比增长103.41%;扣非后净利润为7656万元,同比增长88.13%。基本每股收益0.84元,同比增长104.88%。
四方光电董秘陈子晗表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几乎每年都能推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并且快速地实现产业化,推动公司业务持续稳健成长。
国外新政催生需求爆发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强制性政策法规,严格限制高GWP(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的生产和使用。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布加速了暖通空调制冷(HVACR)行业向低GWP制冷剂的转型。
作为主流替代方案的A2L/A3类低GWP制冷剂,其易燃易爆特性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使得制冷剂泄漏监测成为行业迫切需求。随着低GWP制冷剂在冷链物流、商用及家用空调等领域的普及与渗透,与之配套的新型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公司业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陈子晗向上证报记者介绍,四方光电自2016年起便开始布局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领域,依托20余年在气体传感器技术上的积累,成功开发出多种冷媒泄漏监测传感器,并通过了UL、IEC等多项国际认证,获得2025年中国制冷展“创新产品”奖。
目前,北美是相关政策强制落地的区域,欧盟也已通过立法规范含氟气体排放,并计划在2050年实现HFC类化合物零排放。未来,全球市场更多相关政策有望落地,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在应用场景上,新型制冷剂应用正从空调制冷向工业制冷等领域延伸,相关市场需求也将同步打开。
多维布局夯实竞争优势
在保障核心业务增长点的同时,四方光电还围绕未来市场进行了多维度的持续布局。
“我们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陈子晗介绍。在研发端,董事长熊友辉博士亲自挂帅研究院院长,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强化公司的创新能力,公司推行“631”体系——60%投入应用场景开发、30%投向新技术、10%布局前沿技术探索,公司几乎每年都能推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并且快速地实现产业化,提升公司 “东方不亮西方亮” 的业务韧性。
全球化方面,公司践行“技术转化+本地化生产”的发展思路,从技术、管理与供应链等方面深度融入本土化布局,并持续围绕中、美、欧三大核心市场建立实体基地。继2023年投资设立匈牙利子公司,建立欧洲生产基地后,公司持续加快全球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成立了美国子公司、韩国孙公司,进一步增强了本地化市场的开拓能力,降低供应链风险并规避关税壁垒对公司的影响。
在产业链整合上,四方光电2025年上半年收购四方风信剩余49%股权,实现全资控股,提升经营决策效率,加强传感器关键部件无刷风扇的供应安全;2024年,公司通过战略收购冷凝式热交换器行业领先企业诺普热能和国内燃气阀行业知名企业精鼎电器,加速低碳热工产业相关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推向市场,助力国内外燃气壁挂炉核心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