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上海有色网)7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当日,头部多晶硅厂对部分订单致密/复投料报价上调至37元/千克。SMM分析称,上涨原因主要是近期“反内卷”政策导向以及行业自律。
“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正在加速。”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行业价格也会逐渐恢复到合理的区间。
“政策组合拳为光伏行业注入供给侧改革的强心剂,为优质的光伏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的三重利好。”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会议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李乐成强调,坚决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座谈会是光伏行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会后表示,在中央全力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关键时点,本次座谈会给予光伏行业巨大信心。
“当前行业处于阵痛期,光伏企业都深刻理解政策层治理低价竞争、推动产能优化的决心,这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了结构性机遇。”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驱动落后产能出清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光伏行业价格和盈利均处于底部,高层针对行业密集发声旨在把无序“价格战”式的“内卷”拉回到创新驱动、价值竞争的正轨,看好后续通过政策与行业自律的协同,促进光伏过剩产能的退出,有效改善供需格局,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
在屈放看来,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就是市场对政策效果预期的一个体现。
据悉,多家多晶硅头部企业在工信部座谈会后,将通过减产检修、联合限价形成价格同盟,试图扭转“成本线以下”的恶性竞争局面。
“多晶硅环节的供给侧改革必然以提升行业集中度,减少落后产能为突破口,同时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行业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屈放表示,未来伴随着行业整体的供给侧改革,下游经营环境逐渐改善也能够有效提升上游硅料环节的利润。
多晶硅环节或率先破局
“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修复和产业链回归良性发展的进程快慢,政策导向能否有效减少产量或落后产能出清是关键。”屈放认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认为,在当前整个产业链的极端困局中,首先要做的是严控产能增量;其次是通过企业的能耗、质量优势,国家的能耗、质量标准,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最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使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归理性。
在屈放看来,多晶硅环节由于行业集中度高,有望成为政策的突破口,成为光伏行业率先完成供给侧改革的环节。
对于多晶硅环节的供给侧改革,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以ESG理念为导向,以综合能耗为核心指标,及时评价和认定有效产能、无效产能和落后产能“三类产能”。
“由相关专业机构以及行业组织平台等牵头负责,围绕企业实际订单、销售流水、销售合同、客户构成等关键的市场指标,以及技术、能耗、环保等能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指标进行调研。”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通过评价真实的市占率,甄别出同质化的落后产能和无效产能,识别出最符合新质生产力标准的先进有效产能,对无效产能和落后产能坚决予以淘汰。同时,搭建联合平台公司,推动兼并重组、债务化解。通过供给侧改革,将多晶硅价格修复到合理水平,牵引全产业链的产值、利润、利税和出口创汇水平大幅提升。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此前曾提到,多晶硅头部企业计划通过“出资+债务”模式,成立由专人运营的公司,通过收购产能的方式实现出清。
“一段时间以来,受同质化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多晶硅环节的全面重整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历史上,每一次多晶硅价格的改善,无一例外都带动了全产业链的繁荣。”协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材料涨、市场兴、行业旺的光伏周期律,已得到上下游企业的一致认同。全行业急切期盼再一次进行硅料端的产能大整合,推动硅料价格恢复到合理区间,带动全行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