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3 21:34:30 股吧网页版
机器人产业站上资本风口:IPO热潮下寻找稳定锚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魏中原

  近日,宇树科技披露称已确定IPO申报时间为今年四季度,目标或为上市科创板。这一动向被市场解读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加速资本化的信号,机器人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资本冲刺潮。

  在产业热钱涌动、政策大力扶持、二级市场估值持续走高的多重利好下,机器人板块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投资赛道。2025年以来,至少有超20家上市公司宣布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收购兼并、重组、成立子公司、参股投资等等。

  与此同时,以年内股价最低点到最高点的涨幅计算,96只机器人个股涨幅超过50%,其中40只股价翻倍,足见资金热捧赛道的力度及对未来的预期。

  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支持,机器人产业明显躁动了起来,从IPO、借壳上市,到收购兼并、跨界转型,上市公司与未上市公司都在运用各类资本工具与渠道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

  然而,在估值繁荣背后,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应用场景不明、核心技术待突破、商业化落地难等多重挑战。中报显示,机器人板块的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中位数值均低于全A股水平。

  机器人产业如何将资本市场的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正在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智慧。

  机器人证券化加速潮

  截至目前,宇树科技已完成10轮融资,最新C轮融资于2025年6月完成,融资额10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吉利等。宇树科技若成功上市,或成科创板机器人领域新龙头,有分析称,该公司市值预估达500亿至1000亿元,创始人王兴兴身家有望超百亿。

  近两年,机器人产业迎来多重政策利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例如,在国家层面,《“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聚焦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

  宇树科技明确申报IPO以外,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节卡机器人”)正在冲刺科创板IPO,招股书显示,节卡机器人主要销售产品是机器人整机、机器人系统集成,客户包括丰田、东山精密、中国中车、立讯精密、施耐德、华域汽车等,公司主要销售机器人整机、机器人系统集成产品。

  节卡机器人2024年的第四大客户是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智元机器人”),后者成立于2023年2月,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

  智元机器人正筹划通过借壳上纬新材(688585.SH)上市科创板。根据上纬新材最新公告,智元恒岳、致远新创合伙拟以7.78元/股的转让价格为受让上市公司29.99%的股权。

  上市公司争相布局

  未上市机器人企业谋求资本化之际,A股上市公司更是通过收并购,主动投身机器人产业“怀抱”。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二十余家公司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加上从事轴承、丝杠、机械臂、软件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主业本身就与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使得赛道越发热闹,这些公司的原主营业务多为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零部件等行业。

  股民对上市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开展情况高度关注,记者搜索发现,近一个月,上证e互动平台涉及“机器人”的问答共计998条,显著超过半导体(382条)。

  业绩层面来看,机器人业务能够产生收入利润的公司仍是极少数,多数上市公司停留在布局阶段,有的仅仅处于概念阶段。

  例如浙江荣泰(603119.SH),其股价年内大涨三倍,公司主要从事耐高温绝缘云母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上半年,浙江荣泰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新能源产品收入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7%,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80.5%。同时,浙江荣泰为快速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在今年4月、7月分别收购了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的股权、广州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权,并于5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荣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截至中报,浙江荣泰的人形机器人业务尚处于布局阶段,未产生业绩贡献。

  中京电子(002579.SZ)主要从事PCB业务(印制电路板),在消费电子复苏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记者注意到,中京电子的互动易平台上,投资者提问了大量人形机器人业务相关的问题,甚至有人提问产品是否可用于“蛇形机器人”“狗形机器人”。

  与此同时,截至9月3日收盘,中京电子股价年内涨幅超50%,年内最高涨幅达182%,最新市盈率TTM达1899倍,高居机器人板块第一。记者梳理该公司半年报,全文仅一次提到“机器人”。就机器人业务开展情况,中京电子在互动易平台回复称:“公司产品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相关业务,整体订单量较小,暂不清楚最终是用在人形机器人还是工业机器人。”

  高估值下的冷思考

  资本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上市公司业务触及“人形机器人”概念,估值就能获得显著溢价,若是涉及机器人制造的核心环节,股价翻倍更是稀松平常。这种情况让人不禁联想到前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和元宇宙投资热潮。

  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收盘,机器人板块118只个股年内平均上涨32.1%,大幅跑赢上证50、沪深300等主要股指,25只个股涨幅超过50%,中大力德、卧龙电驱、先导智能等5只股翻倍。

  一个多月以来,机器人板块处于横盘震荡,不少个股涨幅有所回落,若以今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区间涨幅计算,40只机器人股年内股价翻倍,涨幅超过50%的共计96家,可见资金追捧力度。

  随着估值快速拔升,机器人板块的市盈率TTM(下同)平均值已经超过110倍,19只个股市盈率超200倍,中京电子、均普智能(688306.SH)、华昌达(300278.SZ)更是涨至超1000倍的“市梦率”。

  这片估值繁荣的表象之下,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尖锐问题逐渐浮现:我们需要如此多的人形机器人来做什么?当资本的热潮退去,这些企业能否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用场景不明确与产品渗透率低的现状会如何改变?

  机器人板块的中报业绩表现也佐证了行业高热度下,这种“未来可期”却“当下无市”的状况,是整个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记者统计显示,板块118只个股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平均值、中位数分别为6.26%、1.54%,不只远逊于电子行业,营收中位数表现也跑输全A股水平。盈利能力层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平均值为-23.28%,中位数6.44%表现尚可,更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质量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中位数为1.76%,同样低于全A股水平。

  机器人板块乏善可陈的业绩主要缘于应用场景匮乏,有分析认为三大原因制约了应用场景拓展:一是技术成熟度不足,目前的人形机器人虽然能够实现行走、抓取等基本动作,但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能耗效率等方面远未达到商业化要求。二是成本高昂。三是需求的模糊性。

  尽管机器人板块前景广阔,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一方面,部分企业估值已经偏高,存在一定泡沫;另一方面,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持续高研发投入维持竞争力。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虽然想象空间大,但目前绝大多数公司仍处于研发和送样阶段,距离大规模量产并贡献显著业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分析认为,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领域,产业早期发展阶段,二级市场存在泡沫成分是正常现象。未来产业必然会出现分化,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量产能力和客户资源的公司才能最终胜出,并兑现到业绩上。资本热情与应用寒流形成的反差考验着每位市场参与者的智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