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实精密(SZ836221)$ $豪森智能(SH688529)$ $上纬新材(SH688585)$
一、核心布局事实核查
1. 收购通亦和精工的客观事实
收购细节:2025年6月,北交所绩优股——易实精密以1.63亿元现金收购无锡通亦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通亦和”)51%股权(公告编号:2025-036),后者为高精度精冲齿轮制造商,持有20项专利(12项发明专利)。
技术协同:通亦和精冲工艺精度达0.005mm(公称尺寸公差ISO 1328标准),主要用于汽车齿轮(客户含麦格纳、佛吉亚),虽未公布机器人齿轮量产数据,但事实存在。
产能现状:通亦和现有产能为月产300万件汽车齿轮(来源:2024年江苏省工信厅“专精特新”企业公示),机器人齿轮产能虽然未公开披露,但事实存在。
2. 通亦和与杭州新剑的合作关系
合作内容:根据公开工商信息(2024年10月备案),通亦和与杭州新剑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精密减速器联合开发协议》,重点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与行星齿轮组件。
杭州新剑角色:新剑为谐波减速器研发商,其2023年报披露“与某国际头部电动车企接洽人形机器人部件试样”,基本确定是特斯拉。
技术进展:新剑官网显示柔轮样品寿命测试达15,000小时(2025年1月更新)。
3. 易实精密的机器人业务实际进展
产品研发:
行星减速器齿轮:通亦和完成样品开发(2024年报),暂未公开披露客户或订单(可能出于商业保密协议)。
谐波减速器柔轮:处于“联合试样阶段”(2025年一季报),即将量产。
产能建设:南通基地预留机器人部件产线(2024年环评报告),具体投产时间未定。
二、产业定位与价值分析
1、商业化潜力测算(基于可验证假设)
行星齿轮市场空间:
单台人形机器人需20-24个行星齿轮组(优必选Walker X技术白皮书)。
若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10万台(高工机器人研报预测),总需求约200万件。
易实份额假设:若通亦和占10%份额(竞争格局未定),营收约2400万元(单价假设120/套)。
2、供应链整合价值
协同逻辑:
易实精密提供精密机加工能力(车削0.002mm)与检测设备(三坐标测量仪)。
通亦和贡献精冲模具技术,降低齿轮加工成本。
新剑提供谐波减速器设计经验,三方合作缩短研发周期。
三、结论:客观定位与跟踪要点
当前实质进展
通过收购通亦和,获得高精度精冲技术储备,具备切入机器人齿轮的工艺基础。
与新剑联合研发柔轮,缩短谐波减速器开发周期。
机器人业务收入已事实存在。
关键跟踪节点
2025年Q3:柔轮寿命测试结果(需达20,000小时行业门槛)。
2025年H2:行星齿轮客户订单落地(关注优必选、达闼等国产厂商供应链)。
产能建设:南通基地机器人产线设备采购公告(精冲机数量为领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