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艾力斯 ( 688578.SH ) 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艾祥企业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和南通艾耘企业发展中心(有限合伙)计划自2025年9月1日起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3,5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00%。
按照8月8日收盘价格,艾力斯的市值是425亿元,上述拟减持的股份,对应的最高金额超过12亿元。
员工持股平台减持盛行
根据公告,艾力斯的两家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都是在IPO之前以股权激励的方式取得,成本低廉。以上海艾祥为例,根据招股信息,该持股平台在IPO之前持有艾力斯公司10.11%的股份,而员工的认购价款为5957万元,按照艾力斯最新的市值,这部分股权增值了好几十倍。
而上海艾祥一共由28名员工持有。根据2024年艾力斯财报关于高管持股情况,董事Jeffery Yang Guo(系艾力斯核心创始人郭建辉博士的儿子)截至去年底持股2562.36万股,按照8月8日最新股价94.5元/股计算,其身价24.22亿元,位居艾力斯第一。2012年郭建辉博士因病去世后,Jeffery Yang Guo开始出任艾力斯的非执行董事。
本次减持套现受益较大者还包括艾力斯董事长兼总经理杜锦豪。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杜锦豪持股1080万股,身价10.21亿元,位居艾力斯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杜锦豪本来是一名土木建筑行业的创业者,1996年出任扬子江建设集团董事长,此后开始涉足到医药和教育领域。2004年,杜锦豪与科学家郭建辉共同创立艾力斯医药,主导研发了阿利沙坦酯和伏美替尼等创新药。2004年至2020年,杜锦豪担任艾力斯总经理。2020年,艾力斯成功在科创板上市。2022年9月至今,杜锦豪担任艾力斯董事长兼总经理。
记者查阅公告注意到,近期股市向好,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套现的企业多了起来。8月3日,A股上市的医疗影像龙头公司联影医疗公告称,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上海影董因部分员工提出出售申请,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37.66万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1.6231%。按照联影医疗最新的收盘价格计算,上述股权对应的金额约17.8亿元。
大单品依赖症明显
从业绩面看,2022年到2024年,艾力斯营收为7.9亿元、20.18亿元和35.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6.44亿元和14.3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4%。
伴随着业绩飙升,该公司股价也一路狂涨,从2022年底的最低点19元/股,飙升至8月8日收盘价94.51元/股。业内人士认为,不到3年的时间,股价涨了近5倍,这也是艾力斯真正持股人想要落袋为安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伏美替尼上市之前,也就是2020年,艾力斯的收入仅为56万元,净利润为亏损状态。
虽然2024年艾力斯业绩大放异彩,但是仅靠一款肺癌创新药伏美替尼支撑,还是让市场疑虑重重。伏美替尼于2021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专门用于治疗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的T790M突变NSCLC患者,由于其良好疗效和克服前代产品的耐药性问题,在医院中销量猛增,已成为肺癌靶向药的主流选择,占据了超八成的市场份额。
在EGFR抑制剂领域,艾力斯的伏美替尼是国内第三个获批的产品。在它之前,还有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和翰森制药的“阿美替尼”。其中最早获批的进口品牌“奥希替尼”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不过,阿斯利康在2024年陷入“骗保案”,间接帮助了艾力斯的伏美替尼销售业绩。
伏美替尼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很激烈。2025年国内整个EGFR TKI 大概200亿市场,其中阿斯利康奥希替尼大概50-60亿元、翰森制药阿美替尼大概50-60亿元、伏美替尼大概45亿元、贝达的埃克替尼+贝福替尼大概20亿元,其他部分再由上述新晋的第三代企业等分掉。
有分析称,短期来看,艾力斯的业绩增长稳定。但长期看,艾力斯依然有很多压力。其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上市之后,国内又有4款EGFR TKI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包括贝达药业、信达生物等的产品,国内外总计有7款同类药竞争。除此之外,国内外还有更多的EGFR TKI在研项目正在路上。其二,大单品依赖症明显,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依赖伏美替尼。
此外,艾力斯的其他在研管线吸引力依然不够。除伏美替尼外,其他管线包括戈来雷赛、普拉替尼,均为引进的品种。比如,戈来雷赛KRASG12C抑制剂是2024年8月从加科思引进,用于突变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治疗,2024年5月已经获得优先审评。此外,普拉替尼RET抑制剂是2023年11月从基石药业引进,因患者人数有限,其销售表现不会太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