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高性能免疫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发项目会议暨BCAA、BCKA创新成果发布”在南京隆重举行。会议上,亚辉龙(688575.SH)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血管中心的王义斌教授联合宣布,全球首个基于支链氨基酸/支链α酮酸(BCAA/BCKA)检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诊断试剂已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推向市场。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最终阶段性表现的严重疾病之一。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已突破1200万,年均住院超2000万人次。随着老龄化加速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高发,心衰患者数量正以每年约300万新增病例的速度攀升。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以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通常≥50%)为特征的心衰类型,约占全部心衰患者的一半以上,且HFpEF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不同,HFpEF患者因心肌结构与功能改变更隐蔽,传统诊断手段长期面临“瓶颈”——超声心动图操作依赖经验、生物标志物(如BNP/NT-proBNP)特异性不足,导致临床漏诊率高达30%—70%,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与医疗成本显著上升。
亚辉龙此次发布的联合创新成果——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诊断试剂,让亚辉龙在心血管疾病领域更进一步,在代谢组学检测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使心肌标志物检测矩阵从传统的心肌损伤(hs-cTnI)、心功能评估(BNP/NT-proBNP)扩展到能量代谢监测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亚辉龙在IVD(体外诊断)行业深耕细作十七年,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领域布局,公司构建了多个核心技术平台。其中微流控化学发光技术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核心攻关方向,可实现15分钟内完成多个心血管项目的全血联检,为胸痛中心等急救场景提供黄金时间窗口。BCAA/BCKA生化检测体系的加入,使生化检测平台与现有免疫检测平台形成互补,配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最终构建起“影像结构评估+生物标志物功能检测+代谢动态监测”的三维诊疗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心衰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战场,治疗缺口巨大。当前国内药物市场规模仅约100亿元,但创新药械正以超50%的增速打开空间。”
HFpEF诊断试剂不仅填补了全球HFpEF特异性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空白,重塑心衰疾病筛查、诊断乃至慢病管理的现有模式,更凭借其临床价值与商业潜力,为体外诊断赛道注入新的增长预期。(文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