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9 06:56:19 股吧网页版
从“天数地算”到“天数天算” 算力新基建启航太空新时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杨洁

  在7月8日召开的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上,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业内评价,此次空天信息产业龙头与算力设备龙头的强强联手,既是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也是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生态的前沿尝试,有望释放“空天×算力”融合创新新动力。

  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未来双方还将探讨太空算力星座建设,这既是推动卫星数据应用的必然,同时也是对未来太空产业的战略性卡位。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采访中畅想:“用手机来访问太空里的某个网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

  卫星数据传输存在瓶颈

  “遥感卫星可以帮我们看世界,但是却看不到实时的世界”,九盛卫星副总经理赵奎博在会上表示,这是行业的共性难点,90%以上遥感影像都无法做到“随拍随用”。

  他同时介绍,随着农业、国防、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和灾难管理等领域越来越依赖实时卫星数据作出明确抉择,近年来,对相关图像、地理空间数据、卫星数据分析等需求激增。据统计,2023年全球卫星数据服务市场规模约为48.76亿美元,2024年达到52.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扩大到122.88亿美元。

  赵奎博指出,当前,低轨卫星数据回传严重受限。现有低轨卫星主要依赖地面站下传,受轨道和地理位置影响,每天仅有4-8次短暂通信窗口期,每次通信时间仅有5-10分钟,同时,下传数据量有限,单星日均下传数据量通常仅为200-500GB,远低于遥感卫星理论成像能力,例如Planet Labs星座理论日采集数据可达2TB以上。

  星图测控董事长胡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当前微波通信数据传输容量十分有限,已经成为卫星数据进一步应用的瓶颈。

  赵奎博也坦言,数据下传瓶颈导致卫星在轨“有力难使”,成像能力难以充分释放,以至于卫星数据难以支撑应急、监控等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场景,高价值应用难以落地,现实中,应用多停留在归档、统计层面,未能产生高价值的实时智能服务。

  加速布局“太空计算星座”

  如何让卫星由数据孤岛变成能够实时运算处理的智慧大脑?众多公司瞄准这一新需求蓝海。

  将“天数地算”转变为“天数天算”,也就是说,在天上构建太空算力星座,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卫星数据处理完再下传,或将规避前述卫星数据传输的种种限制。

  此次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签约也是致力于此。根据双方合作协议,中科星图、中科曙光将合作建设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

  更早之前,2024年11月,之江实验室和国星宇航宣布启动“星算”计划与“三体计算星座”。今年5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首批12颗太空计算卫星发射入轨,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国星宇航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每颗卫星均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太空算力,将大幅提升“天地遥感”数据的实时性和卫星应用效率。

  传统遥感卫星装上高性能AI计算处理单元,也有助于解决前述问题。微纳星空副总经理程楠介绍,公司已经核准了112颗卫星的泰景星座计划,这是一个集合了超高分辨率遥感、超大算力以及超高速传输优势于一体的光SAR混合星座,可以实现卫星数据在轨AI智能处理,使得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须攻克成本和技术挑战

  太空计算,离不开算力芯片等核心部件。记者注意到,中科星图、中科曙光此次签约后,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据了解,太空环境具有高真空、高辐射、微重力、极端温度变化等特点,对零部件要求极高,同时由于太空中的IT设备难以及时维修和更换,也需要确保设备在太空环境中具备长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除了技术上的挑战,卫星载荷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也直接影响商业模式能否闭环。邵宗有介绍,一颗卫星现在大概每公斤20万元-30万元、发射成本每公斤5万-10万元,即使未来可重复火箭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发射成本,每年成百上千颗卫星发射组网仍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程楠透露,当前卫星制造厂商已经在推进规模化生产制造,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未来卫星一定是智能化、模块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批量化的。截至2024年数据,我们卫星重量已经降低20%,生产速度提升了5倍,成本降低60%。随着整体工业化推进,未来效率还会进一步提升,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以支持更多卫星星座建设”。

  为推动产业各方积极参与“太空算网”建设,记者了解到,中科星图、中科曙光还将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并联合众多空天信息和算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基于太空计算的技术、产品与应用,加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