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晚,孚能科技(688567.SH)公布上半年财报,公司营业收入约43.53亿元,同比下滑3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6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9亿元,同比亏损减少。
孚能科技表示,上半年同比减亏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毛利率提升,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持续深化,叠加优质海外客户出货占比提升;第二,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期间费用有所减少;第三,欧元对人民币升值,上半年汇兑收益同比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孚能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长期聚焦三元动力电池,同时积极拓展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目前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
目前,孚能科技正在持续发力全固态电池。公司2024年底建成了小试线,已完成多款全固态电池的测试研发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发力全固态电池
自2009年成立以来,孚能科技依托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2024年,孚能科技行业排名平稳,位于海外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第8名,动力电池出口量第3名。公司已多年位居全球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3名,并连续8年蝉联中国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1名。公司在国内三元电池装车量中排名国内第6名,市占率2.40%。
通过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能力、高安全性能、低成本、新材料体系等方向持续投入研究开发,孚能科技重点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量产阶段;在新型正极材料、新型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SPS大软包动力电池系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关键技术参数(成组效率、体积比能量密度等)取得较大提升,成本显著降低,为公司产品保持技术领先提供强有力保障。
目前,孚能科技正在持续发力全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已将量产时间表进一步提前。作为行业中的明星企业之一,今年7月,孚能科技曾迎来上百家机构调研。
孚能科技在机构调研时透露,预计2025年推出并即将交付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高硅负极,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2026年将推出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升级至富锂锰基/高镍正极,采用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2027年将推出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实现能量密度向500Wh/kg以上水平跃迁。
量产时间表方面,孚能科技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的投产和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2026—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并配套建设GWh级别的生产线,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户积累方面,孚能科技早在2022年便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目前已积累了广汽、东风、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零重力、吉利沃飞等多领域的固态电池头部客户资源,同时已陆续送样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公司,为量产规模扩大奠定客户与商业化基础。这些半固态电池客户,后续均有望成为公司全固态电池产品的重要客户。
市场空间巨大
当前,随着国家政策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固态电池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工信部等部门出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等政策,升级电池安全和辅助驾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新规提高了准入门槛,加速淘汰低质产能,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据了解,2020年起,我国首次将固态电池研发上升至国家层面,加大固态电池发展力度,2023年加强固态电池标准体系,2025年3月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进程,固态电池商业化逐步提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其中,纯电动销量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插电式混动销量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中银证券认为,国家明确提出要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将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新车型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断增强,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更宽,耐热性更好,且固态电解质具有耐高温、不可燃、绝缘性好的特性,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具备关键优势。在应用中,传统锂电池过热容易短路失控,固态电池则不易产生短路问题,能够满足新国标的“不起火、不爆炸”的标准。
华源证券研报中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渗透率约为0.2%,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技术或将进入商业化阶段,渗透率或将达10%。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或将达到18GWh,2028年或将达到30GWh。
孚能科技表示,布局固态电池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将其视为改变行业格局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公司战略目标为致力于成为固态电池领军企业,未来将持续推进相关战略布局与资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