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传统行业巨头正在让位于新经济企业家,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用真金白银为创新投下信任票。
9月8日,四川上市公司百利天恒(SH688506)收盘股价为384.00元,公司总市值达到1540亿元。而公司实控人朱义凭借持有74.35%的股权,身家达到1174亿元,一举超越刘汉元、刘永好等川商大佬,跃升为四川新首富。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在2025年的资本市场不断上演。
6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1467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8月,寒武纪陈天石凭借1600亿元财富问鼎江西首富;同月,范代娣、严建亚夫妇以440亿元身家成为陕西新首富……
这些新首富的崛起路径与传统房地产、资源型行业截然不同,他们大多来自创新药、潮玩文创、AI芯片和生物科技等新经济领域,背后体现出中国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转变,标志着中国新经济力量的崛起。
可以说,这些企业代表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特点。资本市场用高估值为他们“加冕”,也表明A股产业布局正在从传统周期向科技创新转型,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也正发生深刻变革。
当然,资本市场“慧眼如炬”,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高估值意味着高预期和高回报。比如,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增长362.8%。这种高成长性,传统行业难以企及。
几位“新首富”的故事和所在企业的成长历程,勾勒出中国新经济崛起的路线图,也体现出中国新经济的新特质。
一是技术的原创叙事。陈天石团队十年寒窗,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研发的思元590芯片,在推理场景能效比肩国际巨头。用陈天石的话说:“芯片行业没有捷径,只有靠死磕。”百利天恒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606.69%,每赚1块钱就投入6块钱做研发,朱义称“创新药的研发就是要all in”。他们是知识资本化的典型代表,创新是唯一的竞争壁垒,重金研发购买的是通往未来的船票。
二是模式的创新颠覆。王宁让泡泡玛特从玩具店蜕变为情感消费帝国,靠的是“IP+盲盒”的模式重构。Labubu系列在海外引发排队抢购甚至断货风波。他重新定义了玩具的价值逻辑,将中国制造从“性价比”升级为“品牌价值”。当产品成为社交货币,价值便脱离成本束缚,这里的模式创新本质是重构价值分配。
三是视野的全球格局。百利天恒核心产品是全球首创,与全球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合作,达成84亿美元授权协议。范代娣夫妇旗下巨子生物的胶原蛋白技术全球领先,三角防务的航空锻件打入波音空客供应链。他们的企业从诞生就带着全球基因,体现的是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并用硬科技赢得全球定价权。
四是理念的长期主义。寒武纪曾连续4年亏损超40亿元,泡泡玛特历经10年才迎爆发式增长。这些新经济企业用时间换空间,用耐心换未来。长期主义不是守株待兔,而是战略定力。资本市场给予的高估值,实质是对长期复合增长预期的贴现。
值得一提的是,“新首富”多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凭借技术创新而非资源垄断获得财富。比如,范代娣是大学教授,陈天石是中科院博士生导师,朱义是长期投入创新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更具示范效应。
资本市场对新经济的高估值,本质上是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一次投票。新经济的财富故事,勾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版图。“新首富”们的故事显示,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更多科学家、企业家正在获得资本支持。他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财富,更是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富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