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维汉
8月4日晚,芯联集成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减亏63.82%。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1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度转正。此外,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81亿元,同比增长77.10%。
车载、工控双丰收
公司毛利率大增
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芯片的市场需求增长,芯联集成车载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3%,工控领域同比增长35%。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芯联集成全面施行了成本优化及效率提升措施,革新工艺流程与材料应用,公司固定成本尤其是折旧摊销部分显著下降,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上半年,芯联集成实现毛利率3.54%,同比增加7.7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车载领域,芯联集成6英寸SiC MOSFET新增项目定点超10个,新增5家汽车客户项目进入量产阶段。同时,芯联集成国内首条8英寸SiC产线已实现批量量产。
公司表示,随着与终端客户的合作深度和黏性不断加强,公司车规功率模组批量交付,相关收入增长200%。
值得注意的是,芯联集成汽车业务正从单器件扩展到芯片系统解决方案,为动力域、底盘域等五大领域提供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解决方案。上半年,公司业务已导入客户10多家,覆盖多个产业头部企业,部分客户项目预计下半年实现量产。
在工控领域,芯联集成已建立完整的风光储产品系列,并完成了头部客户送样定点。公司全新封装的工业变频模组采用了自研微沟槽场截止技术芯片,也已进入量产阶段。
加码研发投入
AI业务快速发展
当前,芯联集成已将AI服务器、数据中心、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作为公司的核心市场方向之一。上半年,AI领域为公司贡献营收1.96亿元,营收占比达6%。
在AI基础设施方面,公司表示,AI算力的扩张有望持续推动高功率、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AI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长,为上游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芯联集成表示,公司目前在AI服务器电源领域可提供从一级电源、二级电源,到三级电源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解决方案,涵盖功率器件、驱动IC、磁器件、MCU、电流传感器等。
上半年,芯联集成发布了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并获得关键客户导入。公司应用于AI服务器和AI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公司还开发完成55nm BCD集成DrMOS芯片,可满足大电流开关,目前已完成客户验证并逐渐放量。
在AI终端应用方面,公司重点布局汽车智能化、智能家电、个人消费电子产品、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芯联集成全面扩展MEMS代工平台在车载方向的应用。如ADAS智能驾驶的惯性导航、激光雷达VCSEL、微镜芯片、压力传感器以及智能座舱语音识别麦克风芯片等。
智能家电消费市场的“能效升级”亦带动了公司智能功率模块(IPM)、PIM功率模组快速上量。
在个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公司新一代高性能MEMS麦克风研发平台搭建完成。目前产品已完成送样,相关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可广泛应用于AI眼镜等场景。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着重要进展。公司量产产品已可大规模应用于语音交互、姿态识别、运动捕捉、机械手抓取与操作、环境感知、导航定位等广泛终端场景。
新兴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离不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上半年,芯联集成的研发投入为9.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59%,同比增长超10%。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累计授权专利数量等亦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