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45周岁生日。
从1980年GDP仅2.7亿元的边陲小城,到2024年创造3.68万亿元经济体量的现代化大都市,这片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超2.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迸发出令人惊叹的能量。
在这座“创新雨林”中,奥比中光(688322.SH,股价85.10元,市值341.34亿元)的故事极具代表性。
这家主营3D视觉感知技术的企业,交出了首份盈利半年报。“经营拐点”的背后,是深圳“专精特新”企业突围的生动缩影。
上半年营收创同期新高,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今年上半年,奥比中光迎来经营层面的关键突破——营业收入达4.35亿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更是首次达成半年度盈利,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6019万元。

“技术公司盈利没有捷径,就是找准方向,死磕到底。”奥比中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黄源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奥比中光的“经营拐点”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共振的必然结果。
黄源浩认为,公司做对了两点:一是坚持“全栈式技术研发+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二是聚焦刚需场景,推动技术在多领域规模化落地。
事实上,2019年至今,奥比中光的研发投入已超过20亿元。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奥比中光在3D视觉领域实现了行业领先。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渗透,奥比中光此前在多个下游应用场景的培育与布局,也逐渐进入成果释放期。据公司介绍,包括机器人、三维扫描在内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业务营收,已从2022年的0.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8亿元。
报告期内,奥比中光持续聚焦刚需下游市场。在生物识别方向,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促进3D视觉传感器在多个支付场景的应用。例如,去年与支付宝在“碰一下”业务领域达成合作后,公司上半年持续突破交互场景,助力支付宝将“碰一下”引入电梯场景,目前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的电梯成功铺设。
在机器人领域,围绕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ROS教育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各类型机器人,奥比中光推出了相应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目前,公司的机器人视觉产品已成功出海销往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数百家机器人企业。
定位“机器人与AI视觉中台” 行业未来有三大攻关方向
今年4月,搭载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的“天工”机器人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冠军。
事实上,奥比中光是国内最早深耕机器人细分赛道的企业之一。早在2016年,公司就瞄准机器人方向,面向服务机器人提供3D视觉传感器。
在黄源浩看来,机器人行业未来大概率会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最大载体。作为机器人背后的关键共性技术,3D视觉感知技术是具身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马斯克预测的2040年百亿台人形机器人图景里无法跳过的核心零部件。
然而,不同于手机、汽车等行业,机器人行业需要中台的支撑以实现跃升式发展。打造机器人及AI视觉产业中台,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算法,也都要实现模块化、标准化。
于是,在2022年上市后,奥比中光聚焦定位,即成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并专门为机器人业务设置了产品线。
“通俗地说,可以将奥比中光看作一家在机器人领域‘做积木、卖积木’的企业,配合厂商需求,进行组合搭配。”黄源浩解释称。
根据GGII(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奥比中光目前市占率已超过70%。
目前,3D视觉技术有三大需要突破的方向,即提升动态场景适应能力(如光线变化、复杂运动)、开发定制化算法以适配机器人“感知-决策”闭环、强化与AI大模型的融合。
针对难点,黄源浩表示,奥比中光将持续底层研发投入,发挥“全领域+全栈式”布局优势,同时构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据悉,具备年产百万台机器人OEM(代工生产)能力、占地超过10万平方米的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已投产。
选择在深圳创业:靠近客户、产业齐全、有创业氛围
“对于创业者来说,选对城市非常重要,不仅要看经济体量,还要看可持续发展潜力。”黄源浩认为。
作为拥有多年海外留学经历的光学测量领域专家,黄源浩先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麻省理工学院SMART研究中心等地进行深造,回国后最终选择在深圳南山区开启创业,背后也有对城市基因的深度考量。
“国内几个大城市我们都考察过,但最终一致认为深圳最适合我们。”他表示,“我们做的是技术,是要卖产品给客户的。当时,深圳作为‘中国智能硬件之都’,是最靠近客户的地方,也是对产品、行业理解最深的地方。在深圳创业,方便我们对客户进行‘贴身服务’。”
此外,浓厚的创业氛围与丰富的人才资源也是黄源浩选择深圳的重要原因。
同时,3D视觉感知产业涉及光、机、电、芯片、算法等多个领域,需要上下游产业紧密协同。深圳在电子信息、半导体等产业方面有着强大的基础,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能在深圳及周边地区找到优质的合作伙伴。目前,仅一个南山科技园就汇聚了超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百家上市公司。
依托深圳城市与产业的双重支撑,叠加机器人行业发展红利,奥比中光市场表现持续向好,公司A股总市值更是连创新高。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黄源浩表示,“如今有句话叫‘人形机器人的未来看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现在看大湾区’。深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未来,深圳不仅是中国创新的沃土,更是全球机器人竞赛的核心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