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机器视觉概念持续走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机器视觉可通过光学装置与非接触式传感器自动获取并处理真实物体图像,以获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
Wind数据显示,机器视觉指数近一个月(7月14日至8月13日)上涨12.1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4.03%;近一年(2024年8月14日至2025年8月13日)上涨90.4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5.26%。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机器视觉升温,是产业链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头部企业的出货量和海外订单持续回升,制造、物流等应用场景需求回暖;其次,政策正推动应用从生产线延伸至仓储配送、机器人等更广泛的场景,应用范围明显扩大;最后,3D视觉与AI大模型结合后,可以更快适配不同场景、降低成本,提升通用性与效率,从而推动行业加速落地。”
8月12日,“3D视觉第一股”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比中光”)披露上半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实现归母净利润60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奥比中光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迎来业绩拐点。
奥比中光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三维扫描及支付等应用场景的拉动,企业整体规模与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上半年公司先后发布多款双目3D相机与MS600激光雷达,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刚需场景,推动技术加速落地。
奥比中光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类智能终端对感知能力要求提升,下游对3D视觉的需求愈发强烈。尤其在机器人领域,传统机器人正向具身智能方向演进,面对三维物理世界,需要实现自主移动、识别与交互等功能,对3D视觉提出直接且刚性的需求。
事实上,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为机器视觉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以“AI+视觉”为轴心,发挥Visionware算法平台与视觉图像模型F.Brain优势,强化算法泛化与跨行业标准产品能力。
现如今,机器视觉产业资源正进一步向优质资产集中。8月7日,狮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狮头股份”)披露重组草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6.62亿元收购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珀科技”)97.4399%股份。狮头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珀科技是国内少数具备自主研发工业机器视觉算法、可视化集成开发软件平台和计算成像系统能力的公司,本次交易将该优质机器视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分享机器视觉乃至AI与智能制造成长红利。
GGII(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10亿元,同比增速超14%。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专家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器视觉正处于由‘技术导入’迈向‘规模化普及’的关键节点。优质企业通过新品迭代、资本运作等方式,正在加速整合产业资源,形成从核心器件到应用方案的完整链条。这些变化将推动机器视觉在未来两到三年进入快速渗透期,并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产业深度耦合,释放更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