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年后,奥比中光交出首份扭亏中报。
8月11日晚,奥比中光(688322.SH)发布公告,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19.01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逆转近1.14亿元,同比增长212.77%。
这是公司自2022年科创板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也就是说,若是奥比中光继续保持这个势头,有望进入科创板“摘U”的名单。
但出人意料的是,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8月12日,奥比中光开盘后一路下跌,盘中一度跌超6%。
从消息面上看,奥比中光近日并没有出现负面舆情。但该公司作为人形机器人、移动支付两大热门概念股,自今年以来股价涨势很猛。从年初至今,其市值几乎翻倍,从181亿元一路涨至341亿元。
而这也让资本市场对奥比中光预期颇高。据WIND统计,有7家机构对该公司全年进行盈利预测,算下来一致预测值为1.24亿元,最高值更是达2.09亿元。
或许是市场对奥比中光预期过高,导致其即便中报扭亏、即将摘U,也还是出现了股价下跌的情况。截至收盘,奥比中光报79.98元/股,跌5.8%。
受益支付宝“碰一碰”
从细分业务上分析,奥比中光此次扭亏的核心驱动力,来自线下支付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在“扫一扫”支付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消费习惯的当下,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巨头仍不忘开辟新的线下支付入口。
前有微信推出掌纹支付,今有支付宝推出“碰一下”(利用手机内置NFC)付款的服务。
据悉,“碰一下”支付是支付宝基于近场通信技术推出的新型非接触式支付方式,用户只需解锁手机“碰一下”支付设备,收银员也无需拿出扫码枪便可以完成全套支付流程,提高了商家的经营效率以及客户的支付速度。
据支付宝方面数据,自2024年7月上线以来,“碰一下”用户数已突破1亿,覆盖400余个城市、超千万商家,形成从支付到营销、点餐等全链路生态。
今年8月,支付宝联合分众传媒推出“碰一下抢红包”服务,首次将近场交互技术引入电梯场景,目前已覆盖全国20余个城市。
而奥比中光作为“支付宝碰一下”设备核心供应商,自2017年开始便与蚂蚁深度合作,在众多线下零售场景落地刷脸支付。如今该公司又为“碰一下”创新交互方式在电梯场景的大规模商用提供硬件支持。
电梯“碰红包”场景的落地,也助涨了奥比中光股价。8月11日,3D视觉感知领域龙头奥比中光股价盘中上涨超5%。
而奥比中光与支付宝的这番合作,也体现在了上半年公司的业绩里。半年报显示,奥比中光与蚂蚁系企业(包括支付宝(中国)、蚂蚁智联等)发生关联交易金额约1.31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超30%。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云鑫创投”)作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早在其上市前就成为了奥比中光的第二大股东。
然而,上半年,云鑫创投因自身资本规划需要,减持奥比中光1200万股,约7.89亿元。不过,截至目前,云鑫创投仍为奥比中光第二大股东,持有该公司3682万股,持股比例为9.18%。
3D打印和机器人打开估值空间
除了支付宝“碰一下”为营收带来大助攻,另一个主要推动营收上涨的业务在AIoT领域,即给3D打印机和机器人产业做相关硬件配套。
尤其是3D打印业务。上半年,奥比中光以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技术的软硬件引擎为基础,助力3D打印龙头创想三维推出了两款新品。
据公开报道,过去10年,创想三维发布了近百款3D打印机、把产品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量超过550万台。2020年至2024年,该公司年营收连续四年超过10亿。
另外,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3D扫描仪市场需求为49亿美元,2030年将增长至88亿美元。可以说,奥比中光凭借技术,在细分3D打印领域找到了另一个如同蚂蚁一样的“巨头”,一同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奥比中光作为机器人“眼睛”里的重要玩家,近年来在机器人业务上加快了脚步,想将其锚定为下一个成长点。
2025年,奥比中光已在技术、产品和生态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在技术方面,今年以来,奥比中光围绕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对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的研发迭代,在结构光、dToF、双目等主流技术路线、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等底层技术方面均有储备和布局。
在产品方面,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奥比中光最新发布了专为户外机器人打造的双目3D相机Gemini345Lg,以及国内首款支持多种扫描模式的dToF3D激光雷达PulsarME450。两款新品以“场景拓展”与“极限感知”为核心优势,让机器人不再是看见物体,而是能够做到理解环境。
此外,在生态合作上,8月11日,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今后将在机器人的眼脑协同上带来更多突破。同时,奥比中光还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覆盖了割草机、酒店配送、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应用场景。
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升级窗口期,若奥比中光若能在人形机器人量产浪潮中绑定头部厂商,有望复制其在支付场景和3D打印产业里的成功路径,打开更广阔的估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