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若馨深圳报道
8月26日,总部位于深圳的创新药企——微芯生物(688324.SH)披露2025年半年报,交出“营收增长超三成、净利润扭亏为盈”的成绩单。
报告期内,微芯生物实现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长34.56%;实现归属净利润2959.22万元,同比扭亏。这一业绩改善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款已上市创新药的销售放量,尤其是西格列他钠的爆发式增长。
目前,微芯生物有2款创新药(西达本胺、西格列他钠)多个适应症全球上市销售。
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已连续8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在国内获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乳腺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三大适应症,在日本、中国台湾也有相关适应症获批。微芯生物正探索其联合免疫治疗(IO)开展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西格列他钠是全球首个PPAR全激动剂,属于胰岛素增敏剂,也已连续两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西格列他钠可通过降糖与胰岛素增敏、血脂调节、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机制改善代谢性疾病。
报告期内,西格列他钠及西达本胺新适应症放量明显,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5.70%、15.14%。增长主要来源于销售渠道的快速铺开和覆盖:西达本胺已完成全国核心城市及核心医院的覆盖,西格列他钠覆盖全国5300余家各级医院以及6700余家药店。
微芯生物表示,针对药品行业渠道的变化,正在加速布局京东、阿里、美团等线上渠道。
药物研发方面,微芯生物目前有多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及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涉及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多项临床试验显示了西格列他钠治疗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的疗效与安全性。而这恰好是新晋“药王”司美格鲁肽为市场带来的最新进展领域。
8月15日,诺和诺德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补充新药申请获FDA批准,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的GLP-1药物。
这一消息,把聚集在减重药物上的热烈目光引至脂肪肝这一细分领域。
目前,国内尚无脂肪肝治疗药物获批。不过,信达生物(1801.HK)在研究数据中强调,其今年6月获批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超80%。华东医药、乐普医疗、众生药业等多家企业也在推进脂肪肝药物研发,主要集中于GLP-1药物。
微芯生物表示,公司将基于现有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用药证据,优先推动西格列他钠惠及广大的2型糖尿病合并MASH/MAFLD患者。同时,将持续携手研究者完善西格列他钠治疗脂肪肝全病程的证据。
除原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外,微芯生物还有多个新药研发管线正在进行。其中,新型三通路肿瘤靶向抑制剂西奥罗尼进展最快。西奥罗尼的适应症中包括了卵巢癌、胰腺癌、晚期实体瘤。
胰腺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新型药物,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微芯生物表示,将积极推进西奥罗尼探索国内外临床开发及合作路径。
方正证券预计,随着西达本胺新适应症的不断上市、西格列他钠的放量、西奥罗尼的胰腺癌获批,微芯生物的收入将持续增长。
商务拓展方面,微芯生物表示,将持续推进西达本胺与国际合作伙伴HUYABIO(沪亚生物国际)的临床与商业合作,推进西达本胺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再授权合作及产品注册。此外,将持续关注西格列他钠、CS23546等产品对外授权/临床合作机会,以及国内渠道协同产品的引进机会。
今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领域海外授权BD交易火热。根据药渡数据库,截止6月国内创新药领域已有97项海外授权BD交易达成,同比增长45%。海外授权交易合同总金额达442亿美元,约占2024年全年的82%。平均合同总金额达10.8亿美元,同样高于历史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