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3 16:51:00 股吧网页版
筑牢壁垒、拓展版图:联影医疗半年报释放强劲增长信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88271_0

  当前,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颠覆性技术突破,正推动医疗健康产业从单一诊疗设备创新,向“预防-诊断-治疗- 康复”全周期数智化健康管理生态升级。加之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防治需求激增,医疗健康产业链正向着全链条、高价值方向深度演进,为行业企业打开了广阔发展空间。

  在此产业机遇下,联影医疗(688271.SH)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在产品创新、核心业务拓展及全球化布局等关键领域持续突破,以稳健经营彰显高质量发展态势。8月29日晚间,联影医疗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扣非归母净利润9.66亿元,同比增长21.01%。

  同时,联影医疗多举措释放长期发展信心:一方面发布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合计派现1.07亿元,以实际行动回馈股东;另一方面推出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94.92元/股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1,368名核心力量授予447万股限制性股票,进一步绑定核心团队与公司长期利益。

  从行业前景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正持续扩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突破4800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8480亿美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6.4%,稳定增长的市场空间为头部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面对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快速扩张与技术迭代挑战,联影医疗也在半年报中强调将以创新为核心牵引,构建“研发突破-临床协同-产业转化”一体化的研发创新与供应链体系,推动企业从“产品领先”向“生态引领”跨越,持续抢占全球高端医疗设备市场高地,为长期可持续增长筑牢核心竞争力。

  市占率攀升,国产升级势头强劲

  近年来,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实力稳步提升,核心技术逐步突破,产品品质与市场口碑同步崛起。在此背景下,部分国产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医学影像设备领域长期存在的进口垄断格局加速松动,行业正朝着与国际品牌比肩并跑甚至部分领域领跑的方向扎实迈进,联影医疗正是这一国产升级浪潮中的典型代表。

  依托“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双轮协同战略深化竞争优势,联影医疗在国内市场多条产品线实现突破性增长,市占率持续攀升。根据第三方权威数据,联影医疗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设备综合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4 个百分点,市场地位进一步夯实。

  从全产品线布局来看,联影医疗已构建起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MR(磁共振)设备实现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随着MR 技术不断进步,uMR Jupiter 5T逐渐成为临床和科研领域关注的焦点,报告期内中国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超过20个百分点,全国累计装机量突破40台。此外,3.0T磁共振产品线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期内中国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超5 个百分点。

  同期,C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业务保持稳健发展,设备收入15.15 亿元;MI(分子影像)产品收入实现8.41 亿元,同比增长13.15%,PET/CT 产品线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保持市场第一。

  XR(X射线)领域市场覆盖范围稳步扩大,构建从城市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的全层级解决方案;RT(放疗)、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同比提升17.7个百分点与2个百分点。其中,DSA整体订单稳步增长,在部分传统进口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区域实现装机突破,标志着国产高端介入影像设备正在从“被选择”迈向“优先选择”。

  硬件设备之外,依托“预防性维护-智能诊断-延保增值”的全周期客户服务价值体系,联影医疗服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32.21%至8.16 亿元,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13.56%。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与深度价值服务,用户黏性不断增强,服务业务与硬件产品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联影医疗中国市场收入48.73 亿元,同比增长10.74%,在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升级浪潮中展现出强劲增长韧性。而国家政策的持续赋能,更为这一领域的升级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空间。

  2025 年以来,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走向常态化、专业化,影像、放疗等创新诊疗设备更新需求快速释放,同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与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基层医疗设备更新成为核心抓手,县域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形成多层级需求释放格局。

  此前,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分别发布了《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及《超声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推动 CT、磁共振、X 光等放射检查类及超声检查类项目价格趋于合理,供应链完善的国产设备制造商有望在价格调整背景下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一系列政策形成合力,持续推动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向更高质量、更广覆盖升级。

  在政策红利与自身实力的双重驱动下,随着联影医疗产品装机量与市占率的稳步提升,叠加服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后续研发投入、全球市场布局及战略性资源配置筑牢基础,也将持续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升级注入动能。

  破局前行,全球竞争力持续跃升

  2025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医疗装备企业的出海步伐受到一定干扰,但整体来看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依旧保持稳健增长,这也为具备竞争力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依托“一核多翼”全球化布局模式,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海外业务稳健突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8.99%。联影医疗预计,随着海外项目交付和客户跟进节奏的持续加快,下半年海外业务将到达更为稳健快速的收入增长区间。

  从区域市场来看,联影医疗“高举高打、全线突破”的全球化战略正在全面落地。在北美市场,报告期内,多个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一系列创新设备成功进驻多家顶尖科研与临床机构,涵盖常春藤盟校附属医院、世界知名医学院及领先专科研究中心,充分彰显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与本地化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力。截至6月末,其高端影像设备已覆盖美国超过70%的州级行政区,累计装机超过400台/套,其中PET/CT设备装机量超过150台。公司预计,至2025年底,美国市场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在欧洲市场,联影医疗则延续了近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业务规模稳步扩大,2025年上半年欧洲首台Panorama进入法国UNICANCER CENTRE LEON BERARD旗下机构,德国和西班牙再度引进数字化PET/CT和高端磁共振,累计超20个欧洲国家实现公司全线产品装机,完成英、法、德、意、西五大西欧经济体商业化布局。

  此外,新兴市场也成为联影医疗海外拓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医疗支出不断上升,对中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联影医疗紧抓市场需求变化的机遇,实现了新的跨越。半年报显示,联影医疗在新兴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订单与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产品入驻近15个拉美国家,超20个非洲国家,并在拉美第一大市场巴西设立了区域办公室,全面推进拉美市场的布局拓展。

  报告期内,联影医疗在亚太发达国家区域、南美区域多个国家市场也不断取得“首单突破”或“标志性落地”。在亚太区域,公司与新加坡医疗集团巨头IH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多国头部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印度,公司首次携手Apollo集团旗下三家医院,达成uMR Ultra、uMI Panvivo及uCT 868等多款高端影像设备订单,在印度高端医疗领域实现加速突破。

  为支撑海外业务快速扩张,联影医疗同步强化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截至6月末,联影医疗全球装机量已突破36,000台/套,拥有超30个备件库,依托超 1,000 名服务工程师、三大区域级服务中心、超 30 个全球备件库,构建“7×24小时响应+本地化支持+高效履约” 的服务能力,缩短客户响应时间与配件周转周期,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联影医疗的国际化战略还获得资本层面认可。今年3月,联影医疗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吸引了包括国际知名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以及境内主流机构如易方达、工银瑞信、太平洋资管、中国人寿资管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的青睐。这一广泛认可与公司国际化战略升级形成良好共振,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资源整合能力。

  研发攻坚,筑牢技术护城河

  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技术壁垒极高,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的行业,需融合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算法、电子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研发门槛高、周期长,唯有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

  联影医疗以“平台化+智能化”为战略轴心,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夯实技术壁垒。2025年上半年,联影医疗研发费用达7.66亿元,研发费用率12.74%,资源持续聚焦下一代平台技术与关键产品突破,为创新成果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高投入下,研发成果持续兑现。报告期内,联影医疗新增专利申请260余项,重点攻克下一代平台技术领域难题;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累计专利申请突破9,700项(发明专利占比超80%),累计上市产品超140款,其中53款通过美国FDA认证、57款获欧盟CE认证7款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产品合规性与竞争力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尤为亮眼的是“AI+产品”的临床突破。2025年4月,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放疗智能勾画系统uIPW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多靶区、多器官AI自动勾画能力的系统,标志中国智能放疗迈入标准化、精准化新阶段。

  7 月,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系统uCT SiriuX纳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其在超高物理时间分辨率基础上,搭载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全心运动校正算法,对冠脉、瓣膜和心肌在内的全心结构进行全面运动伪影校正,进一步突破了系统物理时间分辨率极限。

  事实上,联影医疗自2018年起便系统性布局AI技术,从产品设计源头推动AI全维度赋能。半年报显示,当前所有影像与诊断设备,均已实现硬件、软件、应用、工作流层面的AI平台支撑,形成uAIFI磁共振类脑平台、uSense CT主动感知平台、uExcel分子影像无极技术平台等数智化超级平台矩阵。这些平台不仅助力联影医疗稳居医疗影像AI领域领先地位,更为未来填补技术空白、推出行业标杆产品奠定基础,推动医疗影像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

  面向未来,联影医疗计划进一步深化AI与大数据、智能感知系统的融合,推动技术从“图像识别”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转型,构建覆盖“诊前预测-诊中决策-诊后管理”的全流程智能服务平台,让AI成为连接数据与决策、医院与患者的智能中枢,引领医疗科技从“精准设备”向“智慧系统”实现价值跃升。

  创新技术的高效转化落地,也离不开产学研医协同。联影医疗作为牵头生产企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机构启动三大“两部委”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构建“临床验证-标准建立-产业升级”新生态;重点参与清华大学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克高分辨双能谱平板探测器技术;与香港养和医疗集团合作,推动uCT 960+高端设备与AI技术的临床融合……

  未来,随着联影医疗持续夯实技术护城河、深化全球布局,不仅将为自身赢得长期增长空间,更将以创新力量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走向全球舞台中央,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与全球医疗科技进步注入持久动能,书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