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公司,股价珠穆朗玛峰。
一天蒸发近840亿,寒武纪-U盘中暴跌超15%! 这只曾以1587.91元/股超越贵州茅台、问鼎A股“新股王”的科技明星,在2025年9月4日遭遇重挫。截至收盘,寒武纪报1202.00元/股,大跌14.45%,总市值回落至5028.57亿元,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元,拖累科创50指数跌超5%。
资金博弈剧烈,被动调仓压力显现
寒武纪在2025年8月12日至9月3日期间的17个交易日中,成交总额高达3015亿元,日均成交额达177亿元,显示市场活跃且资金看好。但股价剧烈波动背后,资金博弈异常激烈。根据2025年8月29日上交所公告,科创50指数将于9月12日收市后调整样本,而寒武纪在该指数中权重已高达15.42%,远超单个样本10%的上限。测算显示,跟踪科创50指数的约1848.63亿元ETF产品需被动卖出约100亿元寒武纪股票,成为本轮调整的直接压力来源。
业绩爆发支撑高光时刻
寒武纪此前的暴涨有基本面支撑。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归母净利润达10.38亿元,成功扭亏为盈,为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其云端产品线贡献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的99.6%,成为绝对主力。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11亿元,为历史首次转正,表明公司销售回款能力显著改善。
高估值与风险并存
尽管业绩亮眼,但估值已处高位。截至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滚动市盈率达5117.75倍,市净率为113.98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8月28日的风险提示公告中明确指出,股价涨幅显著高于相关指数,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同时,公司澄清目前“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并提示供应链因被列入“实体清单”而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态度分化,未来走势待观察
机构观点出现分歧。高盛在2025年9月1日再次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其在本土AI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将得到巩固。然而,市场情绪已明显降温,叠加指数被动调仓压力,短期波动风险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全年营收指引(50亿至70亿元)的兑现情况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