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U(SH688256)$ $科创50(SH000688)$ $阿里巴巴-W(HK|09988)$
【芯片界“F4”大揭秘:谁是最难追的硬核顶流?】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点科幻照进现实的干货——那些让你手机能刷剧、AI会写诗的芯片们,到底谁才是半导体界的“稀缺天菜”?(悄悄说:最后一位有钱都难抢到!)
先上结论:稀缺度排序
训练芯片 > 砺算芯片 ≈ 推理芯片 > 存储芯片
别急,咱们用吃火锅的方式理解它们的关系——
存储芯片像是涮锅时的盘子:能装毛肚鸭血(数据),但谁也不会为盘子排队三小时对吧?虽然高端存储芯片(如HBM)也挺紧俏,但终究是“配角命”。
推理芯片像捞烫品的漏勺:专门负责把训练好的AI模型(比如你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快速处理成结果。好用但技术门槛相对低一丢丢,属于“聪明打工人”。
砺算芯片这位有点神秘——它专攻AI训练前的“数据打磨”!好比火锅底料炒制师,把原始数据炼成AI能懂的干货。目前玩家少,定制化需求高,属于“小众实力派”。
最后登场的是训练芯片——真正的“算力锅底”!所有AI大脑的诞生都要靠它夜以继日地烧算力。比如ChatGPT这样的AI,训练一次要用数万块这类芯片跑几个月!烧钱烧电还难量产,堪称芯片界“梵高”:才华横溢且一芯难求。
为什么训练芯片最稀缺?
巨头垄断(英伟达:你猜我的A100/H100为啥按颗卖?)
制造难度堪比在指甲盖上刻巴黎圣母院
AI军备竞赛下,大佬们都是整车皮囤货的(马斯克:怪我咯?)
至于未来?
存储芯片像大米——离不开但容易增产;
推理芯片像精品咖啡——需求暴涨中;
而训练芯片简直是82年拉菲——喝一瓶少一瓶,还只有土豪喝得起…(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冲关卡!)
最后小声总结:
别看芯片们冷冰冰,它们的关系就像火锅局——存储是碗,砺算是备菜,推理是捞勺,训练则是那锅熬到灵魂出窍的牛油汤底。缺了谁这顿AI大餐都不香,但汤底要是没了…那就真得集体饿肚子啦!
(注:本文纯属知识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技术党评论区友好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