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出现暴跌是上车机会还是逃命?
寒武纪近期股价暴跌(单日跌幅达10%),确实需要冷静分析。这背后是短期风险与长期潜力的激烈博弈。我的观点是:目前风险远大于机会,不建议盲目“上车”,持有者应考虑控制风险。

下面我用一个表格帮你快速了解核心的多空因素:
评估维度 利好因素(潜在机会) 利空因素(主要风险)
业绩表现 2025H1营收增43倍,盈利10.38亿 增长依赖少数大客户(第一大客户占比曾达79.15%),业绩可持续性存疑
估值水平 AI芯片行业普遍高估值 动态PE近600倍,自身提示股价脱离基本面,PEG畸高
技术产品 思元590芯片达国内先进水平 性能仍落后英伟达A100约30%,软件生态差距大(算子覆盖仅为CUDA的60%)
供应链 政策支持研发(加计扣除比例提升) 受美国制裁,EDA工具与先进制程获取受阻,存货高达26.9亿(周转慢)
资金动向 纳入多个核心指数,有被动资金配置 融资盘高达88.52亿,易引发踩踏;机构持股降至两年新低;散户交易占比飙升
政策环境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国产替代需求 政策红利转化需时,且无法强制客户选择

个人观点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不同情况的投资者应采取不同策略:
1. 对于尚未持仓的投资者:当前股价远未企稳,泡沫特征明显,不建议在此位置急于“抄底”。务必保持耐心,等待更明确的基本面改善信号(如库存有效降低、客户结构多元化、盈利能力持续证明)。
2. 对于已持仓的投资者:
审视仓位:检查持仓占比是否过高,确保风险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
考虑设置止盈止损:如果盈利丰厚,可以考虑分批止盈,落袋为安。若股价跌破关键支撑位,应坚决执行纪律,控制损失。
密切关注:后续的季度财报(看增长持续性、库存、回款)、融资余额变化、以及关于供应链或核心客户的任何消息。
3. 对于长期看好的投资者:如果坚信寒武纪能突破重围,也不应在当下重仓押注。可等待此轮风险释放、估值回归至更合理水平后,再考虑分批、小仓位地长期布局。
总结一下
寒武纪的暴跌是其高估值、高风险集中暴露后的必然反应。短期看,股价调整压力依然较大。“赌徒”和“勇士”的区别在于对风险的认知和控制。在情绪退潮、基本面信号明朗之前,耐心等待和规避风险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
希望这些分析能帮助你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寒武纪-U(SH688256)$ #复盘记录# #AI芯片龙头要陨落?# $英伟达(NASDAQ|NVDA)$ #社区牛人计划# @股吧话题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