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年前的“核心资产”浪潮不同,在今年A股的上扬行情中,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板块担纲了领头羊角色,寒武纪无疑是个中翘楚。
截至8月22日收盘,寒武纪自2023年以来已累计涨逾20倍,最新市值也超过了5000亿元。在这个“带头大哥”的提振之下,相关基金的净值表现颇为亮眼。多只科创主题ETF交投活跃且溢价明显,重仓寒武纪的不少主动权益基金则录得了30%~40%的净值涨幅。
当前,寒武纪已成为A股中继贵州茅台后的第二只千元股。多名公募人士表示,这一现象也明确地展示了不同阶段资金偏好的各异,寒武纪等科技龙头企业的崛起代表着新旧动能转换在实质推进,大牛股“换脸”正是新动能投射在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
寒武纪“带飞”主题基金
8月22日,受利好消息刺激,A股、港股的芯片、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板块联袂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H股分别大涨14.19%、10.06%,寒武纪则全天高开高走,尾盘封死“20cm”涨停,报出1243.20元的新高价。
年内,寒武纪累计涨幅已超过88%,仅8月以来就涨逾75%。拉长时间来看,自2022年4月底创下46.59元的低点后,寒武纪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已累计上涨超20倍。
以寒武纪为代表的个股,其强势表现也带着相关主题ETF“一起飞”。8月22日,科创50ETF富国、科创50ETF东财等10余只产品均涨超9%。从成交额来看,华夏基金旗下“巨无霸”产品科创50ETF以近120亿元排在所有股票型ETF之首,远超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创业板ETF等多只宽基ETF。
主动权益基金方面,多只产品也因重仓寒武纪而收获了丰厚的净值回报。伴随着该股7月上旬至今的翻倍表现,银河创新成长、华商价值精选、富国新兴产业、国投瑞银锐意改革的净值同期均涨逾三成。
如何看待个股估值?
受各种利好消息催化,除了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芯片、半导体个股近日也均有亮眼表现。
在板块走牛过程中,“估值”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如何看待芯片、半导体等个股的贵或便宜?
透过季报持仓变化不难发现,在人工智能逐渐释放算力机遇之时,公募基金对于相关个股的估值容忍度及应对策略也在迅速迭代。除了寒武纪,云天励飞、盛科通信等多只个股的名称后缀仍带有字母“U”,这些尚未盈利的标的为何依旧获得市场资金的热捧?有公募投研人士对此表示,人工智能行情强势的三大关键词是重要性、稀缺性、爆发潜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相关标的上涨。尽管目前一些
公司还面临诸多挑战,尚未实现盈利,但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底层算力的有力支撑,因此投资者把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提前反映在了当下一些公司的股价中。
“由于巨大的研发投入,使得这样的企业当期报表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带来算力需求不断提升,有可能给这些公司带来订单和收入的大幅提升。”前述公募投研人士表示。
展望芯片、半导体等板块的后市,南方基金认为,增量资金仍积极挖掘尚未被充分定价的板块领域,本轮人工智能链行情有望持续向国产算力及半导体等仍相对滞涨的领域扩散。对芯片、半导体板块而言,一方面产业催化不断,行业景气上行,自主可控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国内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坚定支持,为板块提供了中长期的结构性支撑,投资价值凸显。
警惕情绪过热导致风格切换
相较而言,本轮行情与四年前的“核心资产”行情存在明显不同。彼时,包括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绩优白马股大放异彩,当下行情则由芯片、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股领跑,明显折射出两轮牛市中资金偏好各异。
华东某基金经理认为,相对于成熟的消费品龙头如贵州茅台等,部分资金开始青睐更具有未来空间的科技股,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科技企业的估值被重新评估,这反映出投资者偏好已向新兴产业倾斜,期待在国家政策导向和技术突破中捕捉成长机会。将此与茅台相比,实质上就是在权衡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资本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哪些产业更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并毫不犹豫地用真金白银“投票”。
“从宏观视角来看,这一投资偏好的变化彰显经济结构正由传统的重资产、以出口驱动的产业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寒武纪等科技龙头企业的崛起,代表着新旧动能转换在实质推进,这正是新动能在资本市场投射的一个缩影。”该基金经理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芯片热”不断升温,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冷静的声音以提示风险。华北某公募表示,由于短期涨幅过大,部分个股的估值较高,可能面临短期调整压力。市场情绪过热也可能导致风格切换,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和资金流向,避免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