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A股三大指数继续向上,创业板指以1.24%领涨,上证指数则7连阳。沪深两市成交额1.8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545亿元。盘面上,芯片股午后爆发,AI硬件股震荡走强,新疆本地股维持强势。相反,PEEK材料、稀土永磁、军工、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3年多涨超17倍
具体到盘面,芯片龙头股寒武纪因股价涨停,重回800元上方且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8月12日收盘,寒武纪总市值为3551亿元。与2022年4月末的46.59元阶段低点相比,3年多时间已大涨超17倍。
据券商中国报道,寒武纪的爆发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带动:一是周二市场传出DeepSeek-R2的预计发布时间窗口为2025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对国产算力芯片板块构成一定利好刺激;二是有传闻称寒武纪增加载板、晶圆采购量,下半年业绩将超预期,全年有希望维持100亿元。显然,这些逻辑和传闻在强化多头的预期。

在寒武纪带动下,周二AI产业链表现强势,AI芯片、CPO、液冷、光刻机、铜缆高速连接等涨幅靠前,光库科技、新朋股份、大元泵业、海立股份、凯美特气、博威合金等纷纷涨停。新易盛、工业富联、胜宏科技则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在市场人士看来,AI产业链的持续强势,与AI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近期,海内外AI大模型技术不断迭代,也在情绪上提振了AI产业链。8月8日凌晨,OpenAI正式发布GPT-5模型;8月5日,Google DeepMind宣布推出Genie 3;7月27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阿里巴巴携最新开源的三款大模型亮相;7月10日,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推出Grok 4。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海外云解决方案提供商纷纷上修资本支出,台积电上修2025年收入增速指引,整体算力景气度延续。在销售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9.6%。在国内,部分算力芯片客户对于未来购买海外芯片还会反复权衡和博弈,可长期持续关注算力芯片国产化机遇。
中信证券则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02
农行连续6天历史新高
银行板块也是周二市场较受关注的板块,其中龙头股农业银行连续6个交易日创下历史新高,更是市场焦点。除了农业银行外,邮储银行也在周二盘中创出历史新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金融股上涨或与半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有关,根据以往经验,财报季高股息个股往往成为市场追逐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背景下,A股多数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分红,甚至进行季度、年中分红,高股息更受资金青睐。
从业绩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或快报的上市银行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并且除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8.23%外,其他公布半年报或快报银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杭州银行以16.67%的增长暂居第一。
对于银行板块后市,财信证券表示,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以险资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以沪深300 ETF为代表被动资金或延续流入态势,公募基金考核导向长周期化的背景下,银行板块有望迎来增配机遇。
另一方面,当市场冲击关键点位时,光大证券认为,大金融板块就成为冲关的关键领域。随着下半年美联储有望延续降息周期,这或将打开国内降息空间,将对金融股形成重要的影响。
03
市场有望稳步抬升?
整个市场而言,东莞证券指出,当前A股市场内流动性相对充裕,交投情绪仍处于高位,整体运行状态较为健康,短期震荡或为后续行情积蓄动能。考虑到当前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结构分化,前期热门板块已处于相对高位,板块轮动节奏或进一步加快,把握结构性机会将成为关键。从中长期维度审视,市场仍处于趋势性行情的中段阶段。伴随国内积极因素的持续累积与发酵,股市驱动逻辑不断夯实,市场中枢有望稳步抬升。
不过,中邮证券则表示,从6月底开始的本轮上涨可以理解为银行红利触发和“反内卷”接棒的两段式结构,但目前银行的红利性价比消耗殆尽,同时“反内卷”需要经历政策预期到现实验证的冷静期,因此做多动力或出现真空期,此时更需注意进退有时和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