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8 19:47:10 股吧网页版
“锂都”之外,江西借产业“新三样”突围中部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我国中部,江西的存在感伴随着浓烈的色彩冲击——红色革命、绿色生态山水和多彩稀土矿产。

  从地理位置看,江西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三面环山,北倚长江,形成天然闭合式地理单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造就红色革命的摇篮。

  青山绿水之下,江西还拥有一个有色金属王国,钨、铜、稀土、锂储量全国前列,其中,宜春更是“亚洲锂都”,支撑起新能源产业。

  尽管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但江西的经济规模长期在中部省份却不占优势。主要原因是江西作为农业大省,二、三产业此前相对较弱,也带来人才流失和产业转型挑战。

  另一个直接原因是,江西此前产业体系比较单薄,资源导向型明显,经济增长容易受稀土产业上下游波动影响。例如2018年随着全球锂矿扩产,江西有色金属行业利润有所下降;2023年起,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原材料供大于求,锂价下跌明显,江西继续直面考验。

  不过,江西自知短板,也直面挑战。近年来江西的“中部突围挑战”正在蓄力加速,2023年明确提12条重点产业链和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主攻方向。

  2024年,江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7.6:40:52.4,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8%,成为核心驱动力。特别是,202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新能源汽车、电子计算机整机、智能手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0.8%、44.9%、37.7%。

  日前,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赣鄱大地一路向东,实地走访江西省会南昌市、全国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鹰潭市,以及上饶、景德镇等地。

  从光伏龙头、农产品龙头的产业链升级,到滕王阁、景德镇的产城融合造血,再到望仙谷由矿山变景点的文旅探索,记者观察到江西正通过产业和面貌焕新激活城乡经济业态,江西的经济产业结构正快速向二产、三产转型,新兴产业和城乡文旅迅速补足产业体系,多产融合发展在江西各大城市和广大县域如星星之火,点燃经济活力。

  “以点带面”激活新兴产业

  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A股“光伏巨头”晶科能源(688223.SH)投资建设的占地逾千亩的N型TOPCON生产基地,堪称光伏行业的“超级引擎”。

  在长达一公里的生产车间内,AGV(自动导向车)小车穿梭如织,连廊传输线织就空中走廊……这一“智慧大工厂”,覆盖光伏行业从硅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平均每天可以生产下线390万片光伏电池片,相当于每一秒钟就有45片光伏电池完成生产。

  晶科能源董事会办公室高级总监魏添介绍,晶科能源在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和美国等国家拥有14个全球化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末,晶科能源成为全球首家累计组件出货量超过300GW的光伏企业,“公司坚持走技术升级之路,在严格控制投入、不盲目新增产能的前提下,推动行业加速产能优化”。

  这家光伏巨头的崛起,正激活一方产业生态,给江西带来新的产业突围方向。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光伏新能源及配套企业40余家,除了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还有光伏玻璃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信义光能、光伏胶膜出货量全球第三的海优威新材料、光伏玻璃产能全球前三的中电彩虹、高效电池片出货量全球前三的捷泰新能源等光伏行业龙头,构建了从前端硅片到中端光伏玻璃、胶膜、电池,再到终端组件的完整产业链。

  不只是光伏新能源,在产业端,江西省拥有全部工业41个大类中的38个,千亿产业总数达到14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超1万亿元,有色金属产业营收77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营收6400亿元,新能源产业营收4500亿元,钢铁、航空、医药、现代家具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形成了各产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3年起,江西提出实施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到2026年,力争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着力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等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此前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上,AI新兴赛道也已开启。江西鹰潭将200年历史的“小眼镜”做成“大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走访江西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期间,见到了Rokid(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祝铭明。

  江西鹰潭是祝铭明的家乡。目前,祝铭明正致力于返乡投资,他与鹰潭市余江区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签署投资协议,准备在家乡投建Rokid眼镜生产基地。

  “这里的产业配套更成熟,另外这些人在(眼镜)行业里已经做了200多年,所以很多东西你就可以一句话讲明白。”谈及回乡投资的原因,祝铭明如此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创立于2014年的Rokid公司,致力于AI+AR眼镜的研发,2024年估值已达10亿美元。

  除了聚焦前沿的AR智能眼镜,余江的眼镜产业也吸引了行业上下游龙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已入驻香港上市公司雅视集团(01120.HK)、香港上市公司恒发光学(01134.HK)、韩国高端时尚眼镜“独角兽”GENTEL MONSTER晶威眼镜、中国眼镜原材料生产企业亨得利金属材料和金余塑胶板、国内老视镜领军品牌“夕阳红”万成光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集原材料、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以及设备制造等紧密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余江已成为与江苏丹阳、浙江温州、福建厦门、广东深圳等地并列的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2024年,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工业企业总产值87.58亿元,同比增长6.30%;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同比增长0.77%。

  特色农业向工业化延伸

  除了把工业继续扩充实现体系化,江西继续做好农业的产业延伸,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特色农业,多线路升级特色产业。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农产品大省,江西省有着“鱼米之乡” 的美誉,赣南脐橙、“四绿一红”茶叶、南丰蜜桔、泰和乌鸡、鄱阳湖大闸蟹等久负盛名。

  围绕特色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供应、市场等“五端”做大做强,江西省开展了不少创新实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的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切身感受到白羽肉鸡全产业链发展的价值所在。

  圣农食品背后是A股上市公司圣农发展(002299.SZ),其聚焦白羽肉鸡产业链,实现从单一养殖向种源培育、祖代鸡繁育、熟食加工、进出口贸易、冷链物流等全链条布局,在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排名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作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则聚焦白羽肉鸡熟食、牛羊肉熟食等肉制品的深加工业务。

  圣农发展董事、副总经理,圣农食品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席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的优势在于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抵抗市场风险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时,近年来,公司发力自有品牌,并且产品在B端、C端、F端(工业客户) 各个渠道端的增长比较均衡。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圣农发展控股股东圣农集团在抚州市资溪县投资超过30多亿元,包括12个种鸡场、1个孵化厂,陆恒集团,恒冰物流,11个水电站(江西华汇实业有限公司),1个农庄,共27个企业。

  在此过程中,资溪县深不断延伸江西圣农产业链,带动陆恒食品、面包科技、费歌肉松等上下游多个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除了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江西还将创新思维、互联网思维纳入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中,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为了加快农业市场拓展,江西协同培育涉农品牌,全省培育老字号202个,其中培育涉农类老字号93个、占比达46%,含农产品加工制品、糕点食品、茶叶、豆制品等。江西还开展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十大企业消费品牌、十大网货品牌评选活动,涉农品牌占比30%以上。

  “盒马村”也是江西加强品牌合作的互联网跨界尝试。目前,盒马鲜生在江西建有近 100个农产品基地,培育了寻乌县赣南脐橙盒马村、信丰县安西脐橙盒马村、浮梁县有机茭白盒马村、泰和县泰和乌鸡盒马村等9个盒马村。

  整体而言,2024年,江西省涉农主体实现销售收入3672.2亿元,同比增长9.9%,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81家、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147家,营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82家、超亿元企业1051家。

  县域经济撬动文旅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滕王阁景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近70万人次,其中,景区南园、北扩区等免费开放区域人流量同比增长99.82%。

  2024年,南昌全力推进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自今年元旦“三还”及北扩工程免费开放以来,滕王阁景区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

  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千年道观天师府……在江西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拥有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散落着多个千年历史的地标景点,也在更新与保护中焕发新活力,给江西带来文旅增量。

  目前,江西全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82片,中国传统村落4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

  “十四五”以来,江西省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城乡面貌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在城市更新中,江西既要“流量”也要“增量”,激活城乡经济业态发展新动能。

  砌墙砖块是回收的老窑砖、青麻石路还原了昔日独轮车辙……精雕细琢“修旧如旧”体现了保护与活化的平衡。7月17日,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完工开放。如果想了解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制瓷业的中心、原点和高峰,必去的地方是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也是景德镇市中心地带。

  除了历史古韵的保留,陶阳里还打造了新民俗与文旅商业的综合街市,入驻店铺 202户,涵盖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等多元业态,再现“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

  城市文旅以景点为核心,乡村文旅的开发从何处着手?

  江西以挖掘传统村落特色资源为核心,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全省建成“毛笔村”“白莲村”“蜜桔村”等特色产业传统村落267个,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28万元。

  矿坑变身“悬崖咖啡馆”,裸露岩壁打造夜间灯光秀……灵山山脉中,一个名叫望仙谷的悬崖上小镇,见证着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的转型过程——在废弃矿山诞生出4A级景区、带动“生态+文化+产业”立体转化。

  复原乡村建筑,复活乡村生活,复兴乡村经济。多产融合发展在望仙谷有了直接体现,通过搭建创客空间,以永不收租、共创共享的方式建立农业和非遗工坊,这里形成赣家风味餐饮体系。红糖、酱醋、年糕、豆腐、白茶、造纸等数十个传统手工作坊,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又驱动三产融合,延伸了乡村经济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村党支部书记徐思林向记者介绍,景区每年游客数量可达100多万人次,望仙谷景区促进了周边乡镇上下游行业发展。通过搭建乡村旅游资源平台,帮助周边村规划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为当地村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2000余个,带动周边就业3万余人。

  今年2月,江西出台《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量、提升县域功能和品质、夯实乡村全面振兴基础支撑。

  据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庆红介绍,江西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带动一批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旅美县、生态名县建设。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不久的将来,江西大地上或许会出现更多的“望仙谷”,在乡村上再造新故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