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间,美迪西(688202.SH,股价64.38元,市值86.50亿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西普亚”)作为被告,卷入一起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截至目前,该案件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公告显示,该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的原告方为鸿绪生物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绪生物”),涉及诉讼金额约1.59亿元。
美迪西表示,诉讼金额仅为鸿绪生物单方提起诉讼主张的请求金额,案件尚未开庭审理,涉案金额并非法院的判决结果,最终的判决结果尚未确定。预计本次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美迪西公告
涉及诉讼金额高达1.5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美迪西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医药外包)企业,其服务涵盖医药临床前新药研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曾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根据美迪西日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4亿元,同比增加3.64%;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29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5733.19万元。净亏损收窄的原因主要系公司营收增加的同时,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营业成本同比减少。

图片来源:美迪西2025年半年度报告
据天眼查,鸿绪生物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11.11万元,是一家以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鸿绪生物与美迪西普亚之间的纠纷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18日,彼时双方签署了一份《技术服务合同》,原告鸿绪生物委托被告美迪西普亚对鸿绪生物的I类生物技术药(多肽)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
合同约定,美迪西普亚应在8个月时间内完成分析检测、安全性评价、翻译和SEND(非临床数据交换标准)转化四个试验项目,并提供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试验报告。据悉,该项目已于2023年12月14日获批临床,但鸿绪生物却表示,美迪西普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要求解除《技术服务合同》,赔偿相关损失。
在上述诉讼案中,原告鸿绪生物共有五大诉讼请求:一、要求判决确认双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于诉状送达被告之日起解除;二、请求判令美迪西普亚以已付款501.84万元为基础,向鸿绪生物支付合同解除以前延期履行合同的违约金(暂计违约金为351.54万元);三、请求判令美迪西普亚返还鸿绪生物已支付的服务费共计501.84万元;四、请求判令美迪西普亚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合计1.5亿元;五、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保全费用。案件的诉讼金额共计约1.59亿元(不包含原告关于诉讼费用、保全费用的诉讼请求金额)。
美迪西称将依法积极应诉
美迪西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及子公司美迪西普亚对鸿绪生物的主张不予认可,将依法积极应诉,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反诉、追究鸿绪生物相关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措施,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根据公告,美迪西之所以对鸿绪生物的主张不予认可,主要基于两点原因:首先是美迪西认为,公司及子公司遵循行业质量管理规范和技术要求,重视依法合规经营,就与鸿绪生物签订的合同,已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且该项目已于2023年12月14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批件(IND)。其次是公司研发质量体系得到全球主要药监部门认可。美迪西称,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日,NMPA对美迪西普亚就该项目进行了有因检查,未查见真实性问题。
针对本次诉讼对公司的影响,美迪西表示,本次诉讼发生后,公司整体经营运行正常,未受到实质性影响。预计本次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会严格依据客观事实及法律依据进行应对,已经委托专业的律师团队组织整理证据材料进行积极应诉,通过法律途径澄清事实、维护合法利益,保障公司经营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