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8
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制定了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自行动方案披露以来公司积极开展并落实各项相关工作,在推动公司持续优化经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一、核心产品驱动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88,204.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6%,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延伸。在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下,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较2024年末、2025年第一季度的情况均有所好转,毛利率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早在2022年已与客户对接开展NC高镍二元前驱体的产品研发,通过技术积累,逐步建立起在该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近年来,在具身智能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下,公司通过NC前驱体材料成功打开全新应用场景进入具身机器人行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NC高镍二元前驱体订单规模及出货量持续快速增长,自3月起月出货量已稳定在300吨以上,上半年出货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出货量水平,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间品硫酸盐类产品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品质与市场双突破,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不断攀升,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是公司营收的核心组成部分。具体来看,硫酸镍产品保持稳定供应,上半年出货量已突破1万吨;硫酸钴产品经过新技术应用及工艺优化后品质显著提升,自第二季度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终端应用场景从汽车动力电池延伸至高端数码产品等领域,叠加报告期内金属钴价格上行的行情,硫酸钴产品实现量价齐升,收入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碳酸锂业务已形成规模,产品品质及成本具备优势。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锂矿及碳酸锂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30%,导致上游提锂企业普遍面
临利润倒挂压力。受此市场环境冲击,公司原材料采购节奏受到了影响,使得上半年碳酸锂自产量未能达到预期,但公司通过适当加大加工量的方式积极应对,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出货量(含加工)较上年同期实现翻番。截至2025年8月中旬,碳酸锂价格已呈现脱离低位区间,点价冲回,这将为公司下半年业务的复苏向好注入动力。
二、研发创新与校企协同并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研发创新,不断开拓产品并优化工艺技术。正极材料前驱体仍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业务,公司在前驱体产品方面持续发力,在研产品包括高镍NCMA四元前驱体、固态电池包覆用高镍三元前驱体、高镍小动力电池用NC9系二元前驱体、三元正极包覆用纳米级β-CoOOH材料等,紧跟行业发展方向和客户需求,拓展产品的使用场景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工艺技术方面,公司围绕高纯材料制备,开发高纯硫酸镍结晶制备技术,开展高纯溶液除杂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锂相关研究涵盖母液转化再利用、锂钠萃取分离、溶液除杂、粗制碳酸锂回收等多个环节,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回收效率,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标。
公司重视校企合作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公司与五邑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组建综合实验班,并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公司的持续创新和技术突破奠定人才基础。
三、技术政策双驱动供应链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新型高效镍锂分离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该技术以三元电池回收料为主要原材料,在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已取得了创新性突破。公司积极践行提升回收料使用比例的经营战略,报告期内加大了对三元粉、三元废料及镍钴料等回收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采购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对控制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发挥技术优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5年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商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再生黑粉不属于固体废物,并规范再生黑粉的进口条件、海关管理措施及检验标准,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该政策的出台对公司提高供应链
的稳定性和多样化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公司可通过合规渠道扩大再生黑粉进口,与国内采购形成互补,为提升回收料的使用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四、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