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7日讯,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调整。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3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14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午后爆发,宁波韵升涨停。半导体板块震荡走强,富满微等20余股涨停。医疗器械概念股一度冲高,利德曼20CM涨停。下跌方面,创新药概念股展开调整,千红制药跌停。截至收盘,沪指涨0.16%,深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68%。
板块方面
半导体芯片全天强势,东芯股份、富满微、阿石创、斯达半导、大为股份等涨停,晶华微、芯导科技、富瀚微等个股涨幅居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 4.7 个和 1.6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产量 2395 亿块,同比增长 8.7%,出口集成电路 1678 亿个,同比增长 20.6%,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8.0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
从市场角度来看,半导体方向近期整体表现不俗,其中光刻机、国产算力芯片、存储芯片等细分方向均走出了一些强势人气标的。一方面受益2025 年围绕AI 下游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另一方国产化持续推进也使得二季度相关公司业绩预告亮眼。故在国产替代与AI应用的双重驱动下,半导体行业依旧存在较为明确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后续仍可关注存储/功率/代工/ ASIC/ SoC 业绩弹性, 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化机会。
午后稀土永磁板块再度走强,正海磁材、宁波韵升涨停,奔朗新材、中科磁业、龙磁科技涨幅居前,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同样涨超5%。
消息面上,近期内蒙古包头市的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获悉,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在该中心建成投产。这条示范线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稀土永磁电机研发与产业化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球产业竞逐打开了全新赛道。
机构研报表示,8月稀土产业链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下游需求回升带动采购增加,据SMM,磁材行业部分大厂订单已经排产至9月中旬,出口管制陆续放松,国内及出口订单均环比走强。供给端,受中美关税冲突及缅甸国内政治冲突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稀土产品进口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需求的增加,钕铁硼永磁材料在这些新兴应用领域中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不过站在市场维度而言,今日午后稀土的上涨更偏向于市场的轮动性修复,并且在一波脉冲式拉升后,部分中后排个股已于尾盘先行回落,对于稀土永磁概念短期的延续性或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个股方面
个股层面来看,今日短线炒作情绪持续活跃,昨日3板以上的连板股除了倍加洁以外全部晋级,其中各热点细分的人气核心大多延续强势。首先关注机器人方向,中马传动7天6板,国机精工、北纬科技、福日电子也悉数晋级4连板,中大力德涨超9%再创新高。军工板块虽然整体陷入分化,但作为短线龙头的长城军工再度于尾盘上板(6天5板),芯片方向上,东芯股份反包涨停,20CM8天4板,另一只人气高标阿石创近11个交易日涨超80%。此外液冷方向的淳中科技6天4板,eSIM概念股东信和平同样收获了3天2板。总体而言,上述个股均具有一定的产业驱动作为逻辑背书,并且市值多偏于中等有利于趋势抱团的延续。后续仍可将其视为短线风向,若能够持续走强的话,仍可围绕相关产业链寻找低位补涨机会。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其中沪指小幅收红创下年内新高,而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则呈现出震荡整理态势。虽近几日市场的量能逐步放大,但提升幅度有限,尚不足以支撑起连续快速上涨模式,再加之还有一定前波套牢盘有待化解,在当前指数位阶下,若后续没有更多增量资金驰援,短线经历震荡与反复的概率依旧偏大。另外,像海外算力链与创新药等部分权重在盘中的震荡加剧。作为前期市场的领涨核心,在筹码大量换手后能否继续走强,也将一定程度上决定后市的强弱。整体而言,当下市场仍处于震荡向上的结构性行情之中,各题材热点在盘面的轮动中或皆具备反复活跃的机会,因此应对上踏准节奏择机低吸或具更高之胜率。

市场要闻聚焦
1、*ST天茂大概率主动退市系今年第三家
*ST天茂因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今日开市起停牌。据记者了解,该重大事项很可能是公司拟申请主动退市,停牌前*ST天茂收盘价为1.45元。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ST天茂自7月8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上市规则,如果自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24年年报,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2、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任务。促进脑机接口中小企业创新供给,加快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领军企业开放算法框架、公共数据和共性技术,为企业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