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9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价值认可,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公司”)制定并于 2025 年 4 月 10 日披露了《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
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2025 年上半年,行动方案主要举措的落实进展及成效如下:
一、提升经营质量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资源投入与管理持续聚焦主业,紧密围绕战略规划与实际业务需要开展,基于年度研发目标与规划,动态管理研发立项与研发执行,致力于不断提升研发效率与资源利用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为13,114.81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21.63%。持续的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性产品转化,是驱动公司长期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提升产能利用率
报告期内,基础科学研究院的 5,000L 微生物发酵系统及下游车间、反相制
备防爆车间等 GMP 车间正轨运行,可实现 GLP-1 类产品的快速、规模化生产,可年产数吨级中间体。
生命科学事业部加大对智能制造技术的投入,成功推动生物试剂产线的自动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生命科学产线新增无盖自动吸附柱加工设备、提取条封膜压印一体机等,完成 16 项自动化设备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产线智能化水平,整体效率提升 15%。
报告期末,公司体外诊断试剂业务拥有约 7,500m2体外诊断试剂十万级洁净
生产车间、4 套万级检验室、1 套 P2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报告期内,体外诊断事业部持续落实推行自动化改造以及精益生产管理工作:对主要产线的核心工序系统性的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可视化管理工具,减少人工操作偏差,提升标准化
水平,保障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库存周转率;运用先进的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产线员工专业水平;全员参与 CIP(不断改进流程)及合理化建议,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及服务,形成精益文化氛围。
生物医药事业部已具备符合 GMP 要求规模化生产能力:龙潭多功能 GMP 车间
已稳定运行 2 条 GMP 级 10L-50L-100L 发酵规模生产线,单批次可满足 1 亿剂
mRNA 疫苗生产用的单酶原料用量;目前已按照 GMP 管理规范完成 mRNA 酶原料生
产技术的安全性和可复制性验证,核心酶原料可实现单批产能满足 5kg mRNA 生产,年产能满足 250kg mRNA 生产。
微流控事业部依托自主技术平台,实现了微流控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至报告期末,公司微流控产品已实现全部原料国产化,并可通过自主搭建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量产,产能可达 150 万人份/线/年。
(二)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生命科学事业部生产订单执行管理系统(MES)覆盖率 100%,仓储
管理系统(WMS)发货覆盖率和准确率 100%。实现主数据管理平台(MDM)上线,统一主数据录入管理,保障产品和工艺信息准确率和一致性。此外,公司在生产运营上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关键物料二供开发与自产替代,年度运营成本显著下降。通过缩短生产周期与备货周期,成品报废同比降低 50%。
仪器研究院为持续有效落实“降本增效”,通过精益生产项目改善机制,例如:物料配送上线及单元式生产精益改善项目、物料上线齐套预警等多个精益改善项目,不断优化生产作业流程,减少作业过程浪费和减少了原材料库存,也有效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同时,制造端与研发部门持续开展工艺改善,有效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更好地保障了产品性能与质量。
(三)加快推出新品
报告期内,围绕应用场景拓宽、差异化性能提升、使用便利性以及客户成本节约等关键目标,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开发新产品 200 余个(含定制产品),基础科研、基因测序、细胞蛋白、耗材仪器、动物检疫等产品线持续上新。
公司体外诊断事业部在产品研发端,持续深耕心脑血管产品线,优化产品性能,积极拓展呼吸道病原体快速检测系列,化学发光平台重点开发阿尔茨海默病系列特色指标产品,同时在自身免疫性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领域做进一步研发
规划与产品布局;基于微流控技术平台,公司搭建了丰富的检测菜单体系,报告期内已成功开发一款上呼吸道感染联检试剂盒,并已开展 IVDR 认证切换相关工作,同时有性病感染、虫媒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胃肠道感染、脑膜炎感染等检测试剂产品在研发中。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医药事业部基于荧光素酶平台、TR-F……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