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0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
半年度评估报告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发
布了《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推动经营优化,回报投资者。现就半年度实施情况做评估,确保行动方案践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美丽河湖行业迎来风口期,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稳中向好,湖泊生态医院品牌溢价日益明显,在手订单充足,年初至本公告披露日,新增在手订单约4.02 亿元,同比增加 39.24%,累计在手订单约为 5.27 亿元。
一、业务发展及技术创新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核心理念,深度探索资源化闭环,推出“两山”产业,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模式,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能效突出: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在蓝藻常态化防控方面治理能效表现尤为突出,经实测验证,该装备处理同等规模藻水时,能耗较公司第一代藻水分离站降低 4 个数量级(仅为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二),已然成为蓝藻治理领域新的能效标杆。自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实现商业化应用以来,已陆续在太湖、巢湖、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及骆马湖等湖泊建设了 41 套(包括在建的 1 套),其大通量、低能耗、高效率的特性在清除水体蓝藻水华、增加水动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在大流量无藻水调度和水源保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精准清淤技术升级:在河湖底泥精准治理方面,公司基于已有的工艺流程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以集泥槽为核心、浮动工作平台为载体的河口入湖污染物拦截、清除与管控体系,完成了“二次集泥”的淤泥汇集及清除方式的可行性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开展浮动工作平台的设计。星云湖清淤试点已于报告期内完成,累计清淤量约 1.8 万 m3,完成了精准清淤在星云湖的适应性及可行性验证。同时,
公司承担的无锡市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竺山湖(市区段)一期工程》二标段精准清淤试点部分已于 7 月下旬正式投入运行,试点清淤量 20000m3。
数字治理诊验上新:在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公司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 AI 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进水治理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技术创新方面,深化数字孪生技术与 AI 算法融合,构建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模式方面,公司借鉴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科技医水”的理念,创建了湖泊生态医院,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平台,探索湖泊长效治理,延伸整湖治理服务场景,形成“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以湖泊生态医院为核心,在试点区域构建富营养化湖库“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新模式。该系统针对湖库富营养化,开展巡测、诊断以及治理方案的模拟、效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湖库的数字孪生化,旨在实现对湖泊状态的实时感知、精准诊断与诊治效果的科学验证,进而精准破解富营养化治理业务痛点,直观展示诊治成效。
创新环保产业,“两山论”落地实践:在精准清淤蚯蚓产业业务中,公司以蚯蚓生物转化器产业为核心,利用淤积的泥藻生态基质,进行蚯蚓(地龙)的套种套养,打造高品质有机农业,打通从生态到产业的物种基因瓶颈,创新“有机固废—蚯蚓处理—高值有机肥——有机农业”循环模式,推出“两山产业”,践行“资源化就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公司通过规模化应用淤泥养殖蚯蚓,利用蚯蚓无害化处理各种废弃物,公司将实现对多源有机废弃物(包括清淤淤泥、畜禽粪污、农林残余物、餐厨垃圾等)的协同处理,实现“环境治理-生物转化-资源再生-产业增值”的全产业链“闭环”及“循环”的产业升级新模式突破。
二、财务管理与应收账款优化
2025 年,公司全面升级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重点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2025 年修订)最新要求。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合同履约监控系统,实现应收账款的实时预警与分级管理。针对两年以上账龄的欠款,公司将采取"一案一策"的差异化处置方案,综合运用律师函催收、调解仲裁等多种方式。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创新和政策支持,盘活存量资金,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稳健的现金流支撑。截至目前,公司 2025 年大额项目回款
已累计超 5,000 万元。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做好成本优化和费用管控。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 52,130,988.67 元,同比下降 58.46%;销售费用2,514,898.22 元,同比下降 23.63%。部分订单未完成验收导致收入、利润短期下行,下半年将提速。
三、投资者回报与沟通
公……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