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00:00:00 股吧网页版
纳芯微:2025年8月19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纪要 [下载原文]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纪要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电话会

Fidelity International;GoldmanSachs(Asia)L.L.C.;Greencourt;IDG
资本;IGWT 投资;Inpsur Capital;JK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Keystone Investors PTE Ltd ; Morgan Stanley ; Nomura
International;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博时基金;财
通证券;诚朴资管;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基金;东方证券;东海证券;
东吴证券;东兴基金;方正证券;高毅资管;高元私募;观富资管;光
大证券资管;广发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融基
金;国盛证券;国寿安保基金;国泰信托;国信证券;国元证券;海南
峰辰基金;海南果实私募;海通证券;瀚伦私募基金;浩成资管;红杉
资本(天津);红石榴投资;鸿运私募基金;华创证券;华福证券;华富
基金;华金证券;华泰保兴基金;华泰金融;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华
夏基金;华夏人寿;华源证券;汇丰晋信基金;汇丰前海证券;嘉实基
金;建发新兴投资;金泰富资本;金鹰基金;金鹰集团;景顺长城基金;
参与单位名称 开源证券;美银证券;明盛资管;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
摩根士丹利基金(中国);南京证券;盘京资产;鹏华基金;平安基金;
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前海诚域私募;前海汇杰达理资本;前海旭鑫资
管;人民养老;人寿资管;瑞银证券;睿澜投资;三鑫资管;上海梵星
私募;上海非马资管;上海沣杨资管;上海禾升投资;上海嘉世私募;
上海金恩投资;上海磐厚动量;上海天猊投资;上海孝庸私募;上海玄
卜投资;上海涌乐私募;上海悦溪私募;上海正心谷投资;上海证券;
申万宏源研究;申万菱信基金;深圳市恒信华业;深圳泰鼎基金;深圳
中安汇富私募;深圳中颖投资;神农投资;苏州元禾控股;泰康资管;
泰信基金;天辰元信基金;天壹紫腾资管;同泰基金;万家基金;信泰
人寿;兴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英大基金;赢舟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远致华信投资;长江证券;长江证券资管;长盛基金;长信基金;
招商基金;招商证券;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银河证券;中泰证券;
中天汇富基金;中信保诚基金;中信建投证券;中信金融资产;中信证
券;中银国际证券;中邮证券;中域资管;中原证券股份;朱雀基金等

时间 2025 年 8 月 19 日

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 王升杨;董事会秘书 姜超尚;财务总监 朱玲;投资者
关系 卢志奇、王琪

2025 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介绍: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4 亿元,同比增长 79.49%,实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00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64.03 万元,同比亏损大幅收窄。
2025 年上半年各下游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汽车电子需求持续
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光伏与储能领域增长明显。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07 亿元,同比增长 65.83%,环比增
长 12.49%。自 2023 第二季度开始,公司的季度营收已连续多个季度保
持环比增长,公司 2025 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再创新高。从毛利率看,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 35.21%,相较于上年同期提升 1.3pcts,
其中 2025Q2 单季度毛利率 35.97%,环比提升 1.6pcts。在营收环比持续
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人员费用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下,公司 2025 年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继续环比收窄,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内容介绍

约-1,000 万元,亏损同环比大幅收窄。

公司专注于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开发,已经形成传感器、信号链、
电源管理和 MCU 等多产品方向的产品布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丰富的
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
目前已能提供 3,600 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其中,在传感器领域,我
们覆盖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三大类,为真实世界的物
理量感知提供丰富的传感器选择;在信号链芯片领域,我们提供从传感
器信号采集到信号处理、传输的全链路产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隔
离器、放大器、通用接口芯片以及 MCU/SoC 等;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
我们覆盖从供电、驱动到功率路径保护的产品矩阵,包括栅极驱动、电
机驱动、供电电源、车灯 LED 驱动和功率路径保护等。

从产品结构看,2025 年上半年信号链产品占比有所下降,传感器占比提
升,公司于去年收购了麦歌恩,麦歌恩并表丰富了公司传感器产品布局。
在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新产品推出及既有产品持续放量的背景下,上半年三大产品方向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信号链产品同比增长 28.79%,电源管理产品同比增长 73.49%,传感器产品同比增长 349.85%。三大产品方向收入占比趋于均衡,传感器营收占比提升至 27.11%,信号链占比约 38.45%,电源管理占比 34.09%。
从市场应用来看,公司坚持围绕汽车电子和泛能源等高壁垒、高增长市场拓展芯片产品。在汽车电子领域,我们的车规级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等汽车电动化应用场景,并在逐步拓展至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控制、智能照明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泛能源主要包括三大类应用方向:1)工业控制类应用场景,例如工业自动化、工业电机驱动等,2)泛新能源应用场景,例如光伏与风电、储能系统、充电桩、户用储能等,3)电源模块类应用场景,例如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不间断电源等。在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的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家电、扫地机器人等,整体而言,消费电子领域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不高,2025年上半年占比约 13%。公司主要聚焦的汽车电子和泛能源市场营收占约87%,其中汽车营收占比 34%,泛能源营收占比 53%,三大领域均保持了超过 70%的同比增幅,尤其地,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幅达约 82%。Q:目前看,各下游领域包括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景气度情况?目前公司在 AI 服务器相关领域的产品和客户进展?
A:今年以来,公司各下游应用领域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景气度稳中有升。在汽车电子领域,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持续提升,带动整个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方面,工业市场自去年末起呈现复苏态势,增长势头平稳,并在今年一、二季度延续了稳健增长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光伏市场自 2023 年起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调整,而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已出现显著复苏,客户提货及需求明显回升。AI 服务器电源已成为公司电源模块业务的重要增长动力,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 AI 服
务器的一次电源模块,为该领域客户提供包括隔离驱动、接口等关键元器件。目前,下游客户对 AI 服务器电源模块的需求显著提升,推动公司相关业务收入快速扩张,客户与合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Q:分下游应用领域和产品方向分析 25 年 H1 实现营收快速增长及 25Q2
相较于 25Q1 的营收环比增长的原因?公司毛利率在 24Q4 触底后逐季保持环比提升趋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2025 年上半年度营收同比增长 79.49%,分季度看分别同比增长97.82%、65.83%。从下游领域看,汽车电子营收同比增长 82%,泛能源营收同比增长 79%,消费电子营收同比增长 75%,从产品结构看,电源管理芯片营收同比增长 73%,信号链芯片营收同比增长 29%,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长 350%;同比保持快速成长主主要是因为汽车电子需求持续增长及新产品持续放量、泛能源市场景气度逐渐恢复以及麦歌恩并表因素影响。
从单季度营收看,25Q2 营收环比继续保持增长,增幅达到 12.49%,主要系泛能源领域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尤其在数字模块市场及光伏与储能领域强势增长;从产品品类看,25Q2 公司磁传感器、隔离器以及栅极驱动产品环比增长显著,其中,磁传感器在 2025Q2 环比增长约 28%,增量一方面来源于磁电流传感器在主要汽车客户的导入量产,另一方面来源于麦歌恩磁传感器在 3D 打印、扫地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销量增长。另外,电源管理中供电电源和马达驱动芯片等产品在客户端实现导入和份额提升从而继续保持环比增长趋势。
得益于麦歌恩并表积极影响,高毛利的传感器产品营收占比提高,使得公司 25H1 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25Q1 毛利率环比企稳回升主要是成本下降及产品结构变化,25Q2 下游客户结构及产品销售结构亦有所变化,
使得公司 25Q2 综合毛利率继续提升。
Q:公司最新的单车价值量情况、预计到今年年底能达到的水平,以及下半年值得重点关注的新产品?
A:汽车电子始终是纳芯微的战略聚焦领域,围绕该应用市场,公司已构建了全面的产品布局。早期,公司在汽车三电领域凭借隔离与接口类产品建立起显著优势,并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以此为基础,我们正持续将产品应用拓展至车身电子、热管理、智能座舱、底盘及安全等多个重要板块,不断深化产业覆盖与产品矩阵的完整性。
在单车价值量方面,公司目前已量产产品可覆盖约 1,300 元人民币的单车价值。另有价值约一至两百元的产品正处于送样阶段,即将进入量产,预计至今年年底,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约 1,500 元人民币。长期来看,基于现有产品规划,我们有望实现覆盖 3,000 元人民币以上的单车价值量。
在新产品推进方面,今年上半年,功能安全级栅极驱动芯片已正式量产,预计将在下半年至明年内贡献显著收入。该产品的量产,标志着我们在新能源车的主驱应用领域完成了关键产品拼图。
此外,去年年底推出的高集成度 SoC 芯片,应用于热管理领域的水泵与水阀控制,出货量已突破 400 万颗。在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今年上半年
推出了 Class D 音频功放和 SerDes 芯片,分别针对音频放大和视频接口
需求;目前 45W 与 75W 音频功放即将进入量产,150W 产品正处于送样
阶段;SerDes 芯片也已进入客户验证及 DV 阶段。
在车灯照明方面,我们于上半年推出了头灯照明控制芯片,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初期,进展顺利。

此外,公司的实时控制 MCU 系列产品在汽车电子中主要应用于 OBC 系统,该产品不仅适用于汽车领域,还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电源及光伏等领域。
Q:请分享一下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情况?A:我们认为机器人并不局限于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尽管人形机器人是热点,但从终端市场来看,具备机器人形态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想讨论一下“泛机器人”这一概念,将一切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计算、智能判断以及智能执行器三大核心能力的终端产品,均纳入这个范畴,诸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和 3D 打印机等产品。
从这一视角出发,首先,我们在相关应用市场中已布局了完整的产品组合。该领域对传感器类产品存在大量需求,尤其在并购麦歌恩之后,我们磁传感器技术在电机角度检测和位置检测方面拥有扎实的应用基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其在国内头部无人机、3D 打印机和扫地机客户中,均有较好的身位,这为我们带来了显著机遇。
此外,公司原本应用于车载领域的马达驱动芯片,目前也正在规划拓展至泛机器人行业。产品类型既包括分立式电机驱动芯片,也包括小型 SoC级马达驱动芯片。在这一技术路径上,我们可以顺利实现从汽车电子到泛机器人市场的应用延伸。同时,泛机器人领域也存在大量对于电源供电与接口类产品的需求,这类需求与车载应用场景高度相似,因此我们能够快速将现有车规级接口与电源产品导入泛机器人市场。
另一方面,在大型机器人应用中,48V 供电架构预计将成为主流电气方案,这一趋势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当前面向车载 48V 系统所定义和开发的芯片产品,未来也具备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25 年 8 月 20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