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爱博医疗披露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53%,相较于之前两位数的增长,增长动力大幅减弱。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曾作为爱博医疗营收核心的人工晶状体业务贡献持续缩水,而爱博医疗此前通过收购布局、扩产加码的隐形眼镜业务,上半年增速远超整体营收,占比超三成,成为潜在的第二增长曲线。不过,该业务毛利率远低于人工晶状体与OK镜,其能否真正撑起爱博医疗的新增长,仍待市场检验。

人工晶状体营收占比缩水
2025年上半年,爱博医疗业绩增长动能较此前显著减弱。财报数据显示,爱博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虽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相较于过往高速扩张期已有所放缓;利润端表现更显疲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仅增长2.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幅也仅2.63%,双双降至个位数,与2020年上市以来的两位数净利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公开资料显示,爱博医疗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眼科医疗器械制造商,产品涵盖眼科手术治疗、近视防控和视力保健三大领域,核心产品主要有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和隐形眼镜。
爱博医疗2020年于科创板上市,从历史业绩看,2020—2024年是其“高速增长期”,营收增幅连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23年、2024年分别达64.14%、48.24%;净利润增幅同样亮眼,五年间最低为2024年的27.77%,最高在2021年,曾达到同比增长77.45%。
分产品来看,爱博医疗的业绩支柱人工晶状体营收占比正在缩水。2025年上半年,人工晶状体产品带来3.45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8.23%,但营收占比却从2024年中期的46.49%降至43.86%,而在2020年底,这一营收占比为81.78%。
与人工晶状体产品形成对比的是消费属性更强的隐形眼镜业务。报告期内,爱博医疗该业务营收达2.36亿元,同比激增28.89%,远超整体营收14.72%的增速,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至30.06%,成为潜在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本次业绩表现,爱博医疗给出的解释是“公司部分产品毛利率下降以及隐形眼镜等低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等原因,使得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就人工晶状体营收占比持续缩水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爱博医疗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押注隐形眼镜业务
近两年,爱博医疗的隐形眼镜业务实现了飞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该业务仅带来1735.88万元的营收,占比4.27%,到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56.92%至1.83亿元,营收占比也扩大至26.76%。今年上半年,隐形眼镜业绩继续增长。
事实上,爱博医疗对于隐形眼镜业务早有“预谋”。
收购,是爱博医疗选择入局隐形眼镜赛道最稳妥的方式。隐形眼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技术壁垒与资质审批门槛较高。收购成熟企业可直接获取核心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及关键专利,快速通过严苛的注册认证同时能继承原有销售渠道与市场口碑,显著降低自主研发的高成本与长周期风险。
2021年,爱博医疗收购主营美瞳(彩色隐形眼镜)业务的天眼医药55%股权,正式进军隐形眼镜赛道。2022年,爱博医疗再次收购子公司天眼医药其他股东所持有的20%股权。2023年,收购拥有7张隐形眼镜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福建优你康51%股权,进一步丰富其隐形眼镜产品线。
此外,爱博医疗也持续扩大隐形眼镜产能。2024年12月,爱博医疗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其中隐形眼镜及注塑模具加工产线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2.6亿元。该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三年,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52亿片隐形眼镜和5亿套公母模的产能。爱博医疗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目前,隐形眼镜产线已实现月产能360万片,隐形眼镜注塑模具已实现月产能780万套。
尽管爱博医疗的隐形眼镜业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定的盈利挑战。从毛利率来看,作为继人工晶状体和OK镜之后的第三大业务,隐形眼镜的行业毛利率相对较低。根据爱博医疗2024年年报,隐形眼镜业务毛利率为26.18%,远低于人工晶状体的89.16%和OK镜的85.68%。隐形眼镜能否成为爱博医疗业绩真正的第二增长点,仍待市场检验。
消费医疗行业分析师张从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隐形眼镜业务虽增长迅速但毛利率较低,尚未完全弥补人工晶状体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未来,爱博医疗需要在持续扩大隐形眼镜业务规模的同时,提高其毛利率,降低成本;对于人工晶状体业务,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爱博医疗还需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速度,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以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