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384超节点首次线下展出、沐曦发布旗舰GPU曦云C600、摩尔线程以全功能GPU为核心构建的“云边端”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刚刚落下帷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产算力创新成果集中亮相,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加快落地的重要支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是国产算力软硬件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面推广的关键之年,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迭代,国产算力将进入全场景攻坚阶段。
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获评“镇馆之宝”的昇腾384超节点由16个机柜组成,这一“庞然大物”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作为华为今年以来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集大成者,昇腾384超节点实现了业界规模最大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目前业界已基于昇腾适配和开发超过80个大模型,如讯飞星火认知、DeepSeek、Qwen、鹏城、LLaMA等。”华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场景适配上,基于昇腾软硬件能力、训练与推理解决方案及开源开放的软硬件生态,华为联合伙伴展示了互联网、运营商、金融、政务、医疗、油气、交通等行业解决方案实践。
今年大会上,国产GPU企业表现亮眼。沐曦首次公开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集成大容量存储与多精度混合算力,全面对标国际旗舰GPU产品,可为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提供高可靠算力基座。摩尔线程也带来了生命科学、物理仿真、空间智能等行业应用案例,展现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和国产GPU的广泛应用前景。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算力软硬件在多元化场景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囿于技术和配置,性能受限,难以广泛适用于用户全面需求;另一方面,专业化、高端化应用需求加速涌现,也对产品的适配性、安全性提出新的考验。而近期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国产算力用户的核心需求从“可用”向“好用”迈进,国产化供给侧在关键产品环节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7月10日,新一代海光C86终端首发亮相,全面覆盖办公、科研、工程、设计等多场景需求,标志着国产算力终端从关键行业向全行业场景突围。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也于6月26日正式发布,可满足通算、智算、存储、工控、工作站等多场景的计算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龙芯3C6000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指令系统和架构,无需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和境外供应链,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
“我国信息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独立于X86和ARM体系之外的第三套生态体系。因此龙芯中科将自主研发进行到底,从基于自主IP的芯片研发、基于自主工艺的芯片生产、基于自主指令系统的软件生态三方面夯实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底座。”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表示,经过20多年积累,龙芯中科系统攻克了通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AI处理器及其基础软件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当前基于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的产品不断丰富,背后体现的是自主能力的快速提升。正是因为底层核心技术CPU指令集架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桌面计算、服务器集群、工业控制、移动设备等全场景产品矩阵中,既有量的不断扩展,更有质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产业生态跨越式发展,将自主信息技术体系的底座推上新台阶。
“国产终端在全行业场景的落地,离不开软硬件生态参与者协同赋能。”海光信息副总裁吴宗友表示,为了进一步释放C86终端产品力,海光将通过更开放的软硬件一体化生态模式,紧密联动上下游伙伴推动全场景国产化突围。
数据显示,国产算力生态体系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例如,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凝聚了超5000家上下游伙伴,共同展开技术攻关、方案优化、应用创新及市场开拓,形成了“芯片-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的完整闭环,相关产品和方案广泛覆盖金融、通信、能源等全行业场景。业内人士认为,从兼容国际主流生态到国产化生态协同创新,国产算力未来将为千行百业智能化提供全场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