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时间,普通人也能在WAIC现场“搭建”专属AI助手。上海世博展览馆,星环科技的展台前围满了观众。工程师现场演示:上传一份行业资料、拖拽几个模块、点击发布按钮——短短十分钟,一个能回答专业问题的“数字员工”便诞生了。“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一位观众在体验后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星环科技在2022年推出SophonLLMOps平台,打通了从语料管理到模型训练再到应用部署的全链路。目前,该平台成功入选中国信通院发布的《AI Agent智能体产业图谱》智能体平台板块。
“开发”时间从数周压缩至10分钟
“过去开发一个行业问答系统,动辄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涉及数据清洗、模型训练、工程部署等多个环节。”一位现场参与体验的制造企业IT负责人坦言,“现在看起来,门槛确实在降低。”
这一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星环科技近年来在AI基础设施(AI Infra)领域的持续布局。其推出的Sophon LLMOps平台,集成了语料管理、模型调度、知识工程与应用编排等功能,试图打通从数据到智能应用的全链路。其中,“星构”模块支持通过拖拽方式组合知识检索、大模型调用、业务系统对接等组件,实现智能体的低代码构建。
与此同时,配套的知识平台TKH则承担“知识中枢”角色,利用向量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对非结构化文本进行结构化处理,帮助大模型更准确理解行业术语和业务逻辑。目前,该平台已内置通过国家网信办安全评估的“无涯”系列大模型,涵盖问答、数据分析等场景。
“我们的产品已经在金融机构、能源企业和政务部门等多个领域有了落地的应用场景,比如,能源行业的智能生产优化、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与投研、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等。”已经连续6年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元老级”专家、星环科技创始人孙元浩介绍说,金融机构基于SophonLLMops快速开发出的稽查智能体,能自动解析法规文档、生成处罚文书;制造企业则构建了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体,融合传感器数据与维修知识库实现故障诊断。
企业需要懂行的“专业人才”
“通用大模型就像通识毕业生,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懂行的‘专业人才’。”已经连续6年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元老级”专家、星环科技创始人孙元浩在同期举行的行业论坛上表示,未来AI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垂直领域的知识沉淀与工程化能力上。
孙元浩认为,从通用大模型转向行业大模型是必然趋势。“未来,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业务语言、掌握领域知识的专属智能体。我们希望用技术帮助企业,让AI开发从‘专业编程’走向‘全民创造’。因此,我们推出的架构核心在于将开发流程拆解为知识构建、智能体编排、部署优化三阶段,用户无需编码基础,通过图形化界面即可完成行业智能体的定制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智能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企业对数据安全、权限控制和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日益突出。此次展出的平台也强化了治理功能,支持本地化部署与访问审计,以满足金融、政务等敏感行业的要求。
孙元浩说,希望牵头改变企业智能体的开发规则。“当技术门槛降低到普通业务人员可操作的程度,智能体将真正成为每个企业的‘数字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