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2 11:13:00 股吧网页版
弄潮科创引领未来——科创板开市六周年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弄潮科创引领未来——科创板开市六周年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国基金报记者赵新亮

  中微公司的纳米刻蚀机在晶圆上划过纳米级的电路,君实生物的PD-1抗体正在癌症患者血管中游走——这些跨越时空的场景,被科创板编织进同一张创新网络。

  六年来,从首批25家企业到如今589家企业星群闪耀,这片改革“试验田”以每小时诞生2.5项专利的速度,在半导体、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的“无人区”插上中国旗帜。

  科创板的六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精准滴灌“硬科技”的生动实践,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向创新要动能、向质量要效益的坚定转型。

破冰:锚定“硬科技”,制度包容铺就上市通途

  科创板,自诞生起就肩负着破解“卡脖子”难题、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的时代使命,坚守“硬科技”定位,科创板以多元包容的制度设计,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治理结构的科创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希望之门。

  “无盈利”也能上市?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在此找到了答案。

  其中,22家企业已成功扭亏为盈,摘掉了特殊标识“U”。生物医药企业泽璟制药便是典型,上市时尚未盈利,依托核心产品多纳非尼等原研药打开市场,2024年营收突破25亿元,实现了从“研发投入期”向“商业化兑现期”的华丽转身。

  20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企业(16家创新药企、3家疫苗企、1家高端器械企)成功登陆。如今,其中19家企业的45款药品/疫苗已获批上市,1家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2018年以来,这些企业推出的1类新药数量约占同期国产创新药获批总数的12%,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中流砥柱。

  例如,迪哲医药的肺癌新药舒沃替尼,成为首个获得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双认定的国产创新药,并于今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攻克EGFR exon20ins NSCLC靶点的中国原研药。

  9257亿元的IPO募资和1867亿元的再融资,合计超1.1万亿元的巨额资本,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关键战略领域。中芯国际创纪录的532亿元IPO募资,不仅支撑其自身技术攻坚和产能扩张,更如磁石般牵引带动了一批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科创板汇聚了3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50家主营产品获评“单项冠军”的企业(去重后共415家),占板块公司总数高达71%。它们深耕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共同构筑起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底座。

攻坚:创新驱动,锻造科技自立自强硬实力

  科创板的沃土,滋养着企业以创新为刃,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披荆斩棘。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科创板的灵魂。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680亿元,是板块净利润的三倍多,同比增长6.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持续大幅领先于A股其他板块。更有107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强度超过20%,彰显了“硬科技”企业破釜沉舟搞创新的决心。

  持续的投入结出丰硕果实。科创板公司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216项。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等领军企业的专利储备均超万项。35家公司在细分行业或单项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124家排名全国第一,196家跻身全球或全国前五。超过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科创板企业敢于挑战“无人区”。

  约30%的公司产品或研发项目具有行业首创性;超过80%的公司核心产品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138家次(81家)公司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荣誉。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源自科创板的“全球新”成果正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创新的认知。

  在人才建设方面,产学研融合“血脉相通”。超六成科创板公司的创始团队由科学家、工程师或行业专家领衔;近三成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兼任核心技术人员;近三成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近四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深度融合,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深耕:改革试验田,构建良性资本生态圈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六年来持续深化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服务科技创新的最优资本生态。

  从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到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从灵活便捷的股权激励(尤其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到市场化的询价转让减持制度;从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到优化退市机制……科创板已制定或修订发布逾20项关键制度规则。

  这些“先行先试”的经验,不仅为创业板、主板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宝贵借鉴,更直接推动了《证券法》修订及刑法修正案(十一)、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的完善,中国版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特别代表人诉讼)、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重大基础性制度也率先在此落地。

  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及后续“并购六条”发布后,科创板并购重组市场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一年来,新增产业并购超110单,披露交易金额超1400亿元。其中,35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数量远超政策发布前历年总和。

  并购聚焦“新质生产力”,更为市场带来新气象。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成为并购主战场,未盈利标的、海外标的、拟IPO企业纳入收购视野;另一方面,企业操盘更加灵活高效: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并购贷款等组合运用,差异化定价、Earn-out机制(如圣湘生物收购案)、自主业绩承诺等创新方案增多。

  六年间,科创板首单“A控H”(亚信安全收购亚信科技)、首单“A吃H”(美埃科技私有化捷芯隆)、首单吸收合并(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等标志性案例不断涌现。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成就了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国内第二并购第一”的经典整合,概伦电子筹划收购锐成芯微,则剑指打造国内首个“EDA+IP”深度融合产业形态。

  科创企业千帆竞发,科创大势蔚然成风。

  过去几年,科创板已引领形成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风向。约90%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了创投机构的支持。

  二级市场上,由科创50、科创100等30条指数构成的科创板指数体系日益成熟。境内外跟踪科创板指数的产品达161只,合计规模近2600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已成为境内投资者布局“硬科技”的首选旗舰指数。

远航:乘势而上,擘画新质生产力未来图景

  站在六周年的新起点,科创板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歇,目光投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1”是设立“科创成长层”,旨在更加精准地服务那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巨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为其提供专属的资本市场支持平台。

  “6”是推出六项配套改革措施,包括为第五套标准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服务优质科技企业;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完善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丰富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这一系列新政,剑指提升科创板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硬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为资本市场更高质量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六年弹指一挥间,科创板从一颗改革的种子,成长为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589家上市公司,如同589颗闪耀的星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领域点亮了自主创新的光芒。超1.1万亿元资本活水、12万项发明专利、1680亿元年度研发投入、数千亿元市值的硬科技指数……这些不仅仅是数字,更是科创板六年砥砺奋进的勋章。

  从“试验田”到“丰产田”,科创板生动诠释了资本市场改革如何有效赋能科技创新,科技与资本如何共舞出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图景。展望未来,随着改革持续深化,尤其是“1+6”新政的落地,科创板必将进一步释放制度活力,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征程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