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创50是市值加权指数,当寒武纪因权重上限被强制调低后,腾出的权重将按其他成分股的市值比例重新分配。澜起科技作为市值排名靠前的成分股之一(目前为第四大权重股),必然会获得一部分被动增配资金。
据测算,被动资金对澜起科技的加仓规模可能在30亿至50亿元之间,具体取决于指数再平衡时的市值分布。
科创50指数权重调整规则
首先,需要明确科创50指数的调整机制:
· 定期调整:每季度调整一次样本,于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实施。下一次调整将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9月15日正式生效。
· 权重限制:指数确有单一成分股权重上限为10% 的规则。这意味着当寒武纪因股价上涨导致权重超过15%后,需要在定期调整时将其权重下调至10%以内。
· 权重重新分配:权重调整后,寒武纪被动卖出的资金以及因其权重降低而腾出的资金,会按照指数编制方法(主要是根据调整后的自由流通市值)重新分配到其他成分股中。市值较大的成分股通常会获得更多的资金分配。
澜起科技在科创50指数中的位置
根据最新的公开信息:
· 澜起科技是科创50指数的第四大权重股。
· 科创50指数的前五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合计权重在本次调样前后为39.1%。
被动资金流动的测算
你提到的“被动资金对澜起科技的加仓规模可能在30亿至50亿元之间”是一个可能的估算范围,但其具体数额取决于多个动态因素:
1. 寒武纪的被动卖出规模:有分析称,因权重下调,被动资金需要抛售约104亿元的寒武纪股票。这是资金重新分配的总池子。
2. 澜起科技的市值排名:作为市值排名第四的成分股,澜起科技确实会因此获得相应的被动资金流入。
3. 关键取决于再平衡时的市值:被动基金的调仓操作主要依据指数提供商(中证指数公司)在调整生效日(9月12日)收市后公布的最终权重和成分股名单。这些权重是基于调整日前一段时间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因此,澜起科技在调整时的确切市值和权重占比,将直接决定它能从104亿元的资金池中分得多少份额。30亿至50亿元的估算可以理解为一个基于当前市值的合理推测,但最终数字可能因届时实际市值而异。
4. 市场整体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出(例如8月以来净流出约498亿元,其中华夏科创50ETF单只产品就流出了近270亿元)。这意味着尽管有权重调整带来的被动配置需求,但主动资金的流出可能会抵消部分影响,甚至对股价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