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数字化浪潮与AI革命交织,算力正成为驱动未来的新“电力”。
2025年半年报帷幕初启,算力产业链上多家公司交出亮眼答卷。
截至8月8日,在万得算力主题指数成份股中,11家已预告业绩企业净利润增幅均超39%,其中永鼎股份(600105.SH)以922%的预增幅度领跑,新易盛(300502.SZ)、澜起科技(688008.SH)等企业增速逾3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AI算力需求井喷与国产替代深化的双重催化下,半导体、高速光模块等细分领域逐渐呈现“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部分企业单季度盈利已创历史新高。
这场始于算力基建的产业共振,动能依旧澎湃。
半导体国产替代趋势凸显
受益AI驱动需求和国产替代加速,多家芯片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俗。
作为算力产业链的基石,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应用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呈井喷之势。
以英伟达为例,其数据中心GPU芯片持续引领市场,推动了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充分彰显行业景气度。
国内芯片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借助国产替代机遇实现业绩突破。
从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上半年,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约58.17%,其中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约为24.61亿元,同比增长约61%;归母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约85.5%-102.36%。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澜起科技指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公司的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其二,澜起科技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其三,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收约1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12%,环比增长约15.47%;归母净利润5.75亿元-6.75亿元,同比增长55.51%-82.56%,环比增长9.46%-28.49%。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13.21亿元,同比增长约58.56%,环比增长约16%。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业绩预计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其中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环比增长。
上半年,海光信息(688041.SH)预计实现营收约54.64亿元,同比增加4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01亿元,同比增加40.78%
中芯国际(688981.SH)于8月7日披露了上半年业绩,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4%,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在8月8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预计,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10月份左右,公司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高增
光模块作为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关键器件,是算力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核心部件。随着数据中心向超大规模发展以及5G网络的广泛部署,对高速率、长距离传输的光模块需求激增。
群益证券研报显示,受益于AI引领的相关算力投资热情,上半年全球数据中心相关支出达到高峰、全球算力需求持续高涨。
在这一趋势下,光模块领域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集体爆发。
作为光模块的主要厂商之一,中际旭创(300308.SZ)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44亿元,同比增长52.64%-86.57%;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0.17-28.17亿元,同比增长50%-109%。
谈及业绩增长,中际旭创表示,得益于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得到大幅提升。此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00万元。
同为光模块厂商,新易盛业绩增速更胜一筹,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7亿-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91亿-41.91亿元,同比增长326.84%-384.66%。
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新易盛预计实现净利润21.3亿-26.3亿元,同比增长294%-386%,环比增长35%-67%;扣非净利润21.2亿-26.2亿元,同比增长145%-203%,环比增长35%-67%。
新易盛表示,上半年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此外,预计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为900万元。
此外,锐捷网络(301165.SZ)、光迅科技(002281.SZ)、星网锐捷(002396.SZ)、剑桥科技(603083.SH)、华工科技(000988.SZ)等光模块企业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50%。
LightCounting预计2024-2029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CAGR将达到27%。
根据专业机构讯石光通信预计,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的需求量有望达1800-2200万只,主要采购方包括英伟达、谷歌、Meta、AWS等。
中原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内外各大厂商在大模型、云计算、搜索及广告、生产力工具等赛道积极拥抱AI商业化浪潮,发力布局AI大模型应用及产品服务,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的高景气度,AI产业链中光模块等产业持续受益。
液冷赛道冰火两重天
随着算力密度的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突出。液冷技术作为解决高密散热的核心方案,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科智咨询,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将以5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蓬勃发展。预计到2027年,随着AI系列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以及液冷生态的日趋成熟,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
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科智咨询预计2025年互联网行业液冷数据中心占比将达到24.0%,金融行业将达到25.0%,电信运营商行业将达到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万得液冷服务器指数成份股中,有10家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
从预告上限来看,6家公司业绩预盈,分别为华正新材(603186.SH)、飞荣达(300602.SZ)、中石科技(300684.SZ)、松芝股份(002454.SZ)、领益智造(002600.SZ)、众捷汽车(301560.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371.3%、123.69%、105.75%、86.49%、66.66%、9.08%。
华正新材表示,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开拓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开展降本增效、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等。中石科技则透露,上半年,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公司产品份额提升。
在上半年业绩预计下滑的公司中,佳力图(603912.SH)、安洁科技(002635.SZ)、鸿富瀚(301086.SZ)、捷荣技术(002855.SZ)预告净利润变动幅度分别是-292.48%、-67.4%、-59.91%、-26.23%。
其中,佳力图指出,业绩下滑原因有三,一是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二是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增加;三是折旧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安洁科技透露,上半年受市场需求影响,公司产品订单量及单价下降,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受固定成本费用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而影响了公司净利润。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算力产业成绩单,不仅印证了AI时代的技术爆发力,更揭示了国产替代的加速突破。
从芯片到光模块,从散热技术到数据中心,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在为全球数字化进程提供“硬支撑”。然而,高增长之下,技术迭代与市场分化的挑战依然存在。
可以预见,随着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创新与效率将成为下半场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