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4 21:46:40 股吧网页版
股价六年不涨!“AI卖水人”澜起科技转战港股IPO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688008_0

  继6月初宣告将在港股IPO后,知名无晶圆厂集成电路设计公司,A股AI与云计算产业核心玩家澜起科技,于7月11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并由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担任港股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澜起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连芯片供应商之一,其2024年市场份额达36.8%。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及AI基础设施提供创新、可靠、高能效的互连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如DDR系列)和高性能运力芯片(如PCIe Retimer、CXL MXC)。

  而作为资本市场的老面孔,早在2013年,澜起科技便率先实现了美股市场的上市,但上市仅14个月后便实施私有化退市;2019年,澜起科技转战A股科创板,成为最早的科创板开市25家上市公司。

  而澜起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资本运作都带有着鲜明的业务结构探索。

  美股上市前后,澜起科技致力从消费级电视机顶盒业务转向内存互连芯片;2019年科创板IPO前后,澜起科技又借津逮服务器起势,试图打造人工智能服务器国产化标杆和公司成长第二曲线。

  不过,由于对AI行业发展方向的误判,津逮服务器在GPU为核心的AI基础设施架构下逐步丧失市场,并导致澜起科技失去了发展先机。而公司股价亦反映公司六年之经营情况,区间涨幅寥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港股上市,澜起科技又旗帜鲜明地押注“ 运力芯片”市场,并尝试在GPU一统天下之际,重新书写一轮AI卖水人的故事。

  重归增长

  根据招股书,澜起科技在当前AI云计算行业细分领域,拥有比较靠前的“江湖地位”。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公司为全球第一的内存互联芯片供应商;为全球前二的PCIe Retimer供应商,全球首发CXL MXC芯片,全球两家DDR5第一子代MRCD/MDB芯片供应商等等。

  从芯片功能上来区分,作为澜起科技长期主业的内存互联芯片,其主要作为计算机内存模组内置芯片的一部分,负责CPU与DRAM内存颗粒间高速、稳定的数据交换,解决CPU高频计算与内存低速访问间的“剪刀差”问题。

  而包括PCIe Retimer、CXL MXC、MRCD/MDB等芯片为近年澜起科技着重开发的新业务,其主要用于在当前以GPU为核心的算力服务器架构中,提升核心芯片与模组之间的带宽,资源配置效率等。

  招股书显示,2024年是澜起科技重新回归高速增长的一年,该年营业收入合计3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2%;而包括PCIe Retimer、MRCD/MDB、CDK三类芯片2024年合计实现4.22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八倍。

  值得注意的是,7月13日,澜起科技同步披露了公司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同样亮眼。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8.17%;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50%~102.36%。而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内存互联芯片销售同比增61%到24.61亿元;PCIe Retimer、MRCD/MDB、CDK三类芯片获得2.94亿收入,增速不亚于2024年。

  随着大模型在预训练和使用中对算力需求快速提升,不止核心GPU需求增加,通信,存储,连接等各个算力组件,模块,芯片的需求都在高速增长。

  澜起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算力系统内部在数据交换量激增、传输速率持续提升及互连系统日益复杂的推动下,互连解决方案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其效能现已直接影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性能与可靠性。而对计算能力及内存数据双向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加速了内存接口芯片的迭代,推动了技术在代际间的进步。

  失去的三年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AI行业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财富效益,澜起科技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

  Wind数据显示,澜起科技2019年7月22日上市首日开盘即录得88.71元/股(前复权)的股价;而截至7月14日,澜起科技股价仅为82.71元/股,其与六年前股价水准几乎没有差异;较2020年股价峰值时期跌约三分之一。

  回顾公司过去数年的业务情况,错误押注基于英特尔CPU的AI服务器国产化,成为了公司股价长期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

  2018年开始,澜起科技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尝试在国内推动基于英特尔CPU芯片的算力芯片和服务器在国内的脱敏版本——津逮芯片在国内的推广,并分别在2019年5月、2020年8月、2021年4月和2023年1月发布全新四代津逮CPU。

  然而随着以GPU为代表的矿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2023年后生成式语言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能够高效并行计算GPU芯片几乎完全霸占算力市场,并使得基于CPU作为核心计算单元的服务器被完全边缘化。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澜起科技津逮平台收入达到8.45亿元和9.37亿元人民币,业务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但2023年上半年津逮平台业务萎缩至0.05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超过98%。后续津逮平台因无法产生收入而造成平台存货激增,并导致2023年公司出现大量减值计提。

  而随着同期的解禁洪峰,以及关键战略投资人英特尔的减持,澜起科技在寻觅到“运力芯片”这一新抓手前,股价一直被长期压制。

  打造“第二春”?

  近年,随着AI云计算行业以GPU为主架构的确立,澜起科技再度找到了新方向。

  此次港股IPO,无疑又是澜起科技为打造“运力芯片”而大举募集弹药的开端。

  “在AI时代,Scaling Law强调数据生成的指数增长。该转变要求以数据为中心的基础设施能够在新异构系统架构中以越来越快的传输速率高质量管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并克服处理器速度及内存带宽之间的差异。此架构不再仅以CPU为中心,而是包括GPU及一系列配置日益复杂的互连设备。”澜起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

  该公司还指出,运力当前已成为AI算力系统功能的基石,互连的重要性预计将继续增长,因为其可加强数据中心系统的效率、可靠性、低延迟及可扩展性。

  从市场格局来看,在内存互联芯片细分领域,澜起科技、瑞萨、Rambus当前占到总细分市场份额的90%以上。但考虑DDR内存互联芯片单价在AI算力服务器中价值占比较小,总市场仅为数十亿美元。而另一方面,澜起科技A股截至7月14日总市值仍有946.86亿元,即便澜起科技持续对其他两家企业摄取市场份额,其依旧不足以支撑其千亿市值。

  相比之下,运力芯片市场的空间就要大得多。

  根据国联证券援引数据,AI 系统中的头节点和 JBOG 或加速器基板等均需要大量的 Retimer 芯片。随着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的不断增长,预计2024 - 2032年 PCIe/USB Retimer 市场规模的 CAGR 达 46.8%。CXL 内存扩展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 亿美元,其中内存扩展控制器市场规模为 5.83 亿美元,澜起科技的 MXC 芯片有望在这片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因此,打造基于运力芯片的第二曲线,对于澜起科技来说势在必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