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镍三元正极龙头——容百科技(688005.SH)身负重重压力。
近日,容百科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容百科技销售出5万吨三元材料,实现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亏损6839.4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027.7万元,同比下降765.45%。不过容百科技也表示,扣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业务投入后,三元业务上半年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
在锂电池材料中,正极材料占比最大,也是整体营收最多的一环。遗憾的是,在锂电池四大主材中,正极材料的毛利率反而最低。不过,容百科技倚靠的高镍三元本是正极材料中价格最高的品类,只是毛利并不算高。今年上半年,容百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为8.57%,被投资者调侃是在“给电池厂打工”。
8月5日,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正极材料利润低迷源于招标机制下的产能过剩,企业若库存管理不当易陷入亏损。三元材料未来增量在于半固态、固态电池。”事实上,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容百科技也在扩大产品线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业绩由盈转亏
从锂电池装机量看,磷酸铁锂和三元(主要以镍盐、钴盐、锰盐、铝盐制成的NCM、NCA或NCMA正极材料)是目前市场上最主要的正极材料。在三元材料中,镍含量和能量密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分成中镍、高镍和超高镍等不同系列产品。
从全球高镍出货量来看,容百科技在过去4年均处于领先地位。中银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容百科技的高镍材料在国内市场份额近40%。核心产品包括NCM811系列、NCA系列、NCM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镍系列等正极材料。
过去5年,容百科技的业绩和三元材料价格一样先升后降。2022年行情好时,营收超过300亿元,净利润超过13亿元。随着三元材料价格下跌,到2024年,容百科技的营收砍半,盈利接近3亿元,只剩2022年的零头。
2025年上半年,容百科技由盈转亏,面临营收下滑和亏损的双重压力。虽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恶化,但毛利率有小幅改善。上半年,容百科技的毛利率为8.57%,同比提高了0.78个百分点,环比提高了0.42个百分点。
容百科技的毛利率在低位运行已久。在三元材料价格下行后,容百科技的毛利率自2022年跌落10%,2024年短暂回升至10.02%,但并未稳住。
记者已就半年度业绩相关问题致函容百科技,截至发稿未得回复。在一些券商和投资者看来,这是一份基本符合预期的“成绩单”,亏损其实在意料之中。
上半年,容百科技的三元材料销量为5万吨,同比减少了9%。东吴证券指出,今年上半年三元销量下降主要是受到北美关税影响,由于关税政策未落地,北美客户销量下滑。如今关税政策明朗,海外订单恢复,预计下半年销量会有所恢复,但全年或略低于2024年。
规模效应对于制造业来说尤为重要,当营收规模较大时,固定费用会被摊薄。而当营收规模收缩时,若期间研发、管理等费用没能同比例下降,费用率会因为营收分母变小而被动上升。2025年上半年,容百科技的费用率已经升至8.06%。从容百科技半年度业绩来看,这是2021年以来的最高费用率,2023年费用率最低时仅为2.88%。
正极材料价格承压
除了营收下跌,新业务投入和减值损失也是容百科技盈利承压的原因。
从财报来看,容百科技第一季度亏损1542.95万元,第二季度亏损扩大到了5296.51万元。不过,容百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扣除在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新产业上的投入后,三元业务上半年实际盈利约7700万元。东吴证券分析指出,7700万元的盈利对应0.15万元单吨净利。其中,在第二季度,容百科技盈利约900万元,如果加回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0.6亿元,单吨净利应为0.28万元,环比持平。
从整个行业来看,正极材料其实是锂电四大主材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一块,但是竞争也尤为激烈,目前毛利率反而最低。2024年,A股负极材料上市公司的产品总毛利率为22.26%,隔膜的产品总毛利率为12.85%,电解液的产品总毛利率为11.38%,正极材料的产品总毛利率为8.3%。同时,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总毛利率为20.94%。
原料价格下降带跌正极产品价格。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三元材料分析师祝文君告诉记者,“2025年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523多晶型均价同比下降3.86%,622单晶型均价同比下降5.93%,811多晶型均价同比下降5.89%。降幅显著主要原因是镍原料成本的下行,但钴原料价格上涨减小了下降幅度。”
目前,正极价格仍受到下游压制。祝文君表示,“高镍价格主要受镍钴锂盐原料价格的影响,但超高镍进一步降低了钴用量,减弱了钴价的影响。目前三元材料523方形动力型市场中间价为0.42元/瓦时;磷酸铁锂电芯动力型方形市场中间价为0.33元/瓦时,差幅27%。两者价差仍然较大,但资源放量和工艺升级或将推动三元与铁锂成本趋近。”
需要更多增量
当价格受到压制时,销量对于盈利能力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东吴证券指出,随着容百科技下半年销量逐步恢复,且韩国二期提升产线能效及自动化水平,预计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容百科技以高镍龙头著称,但它早在2022年7月就宣布了要成为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在高镍的基础上,开始布局磷酸锰铁锂、钠电等产品。随着2025年半年报发布,容百科技也表示,中镍产品即将量产。官网显示,容百科技在产品中心并列展示了NCM523、NCM622、NCM811这3种产品。
其中,5系和6系均为中镍材料。祝文君告诉记者,“中镍成本比高镍低10%—15%,安全性更佳,适合中端车型。因为技术成熟,短期内因性价比获得了部分市场。”
从整个市场来看,三元受到的冲击实在不小。由于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更具性价比,安全性能也更优秀,自2024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持续攀升。根据GGII数据,2024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增长35%,增量主要来自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4%;三元材料出货65万吨,同比小幅增长,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约19%。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材料在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的市占率达到84%。这意味着三元的市场占比在减少。
不过,三元电池在中高端领域仍具优势。张金惠告诉记者,“三元材料中6系单晶占比高,国内市场以安全性更优的6系为主,8系高镍和9系超高镍并非当前主流。企业布局中镍是为维持市场份额,同时布局钠电、前驱体、锰铁锂等领域也是为了未来增长。三元材料未来增量在于半固态、固态电池。”
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高镍已成为固态电池正极依赖的材料,只是目前的规模仍然有限。据GGII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才有望超过65吉瓦时。
目前,容百科技已经开发出适配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8系正极和9系正极。其中,8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83L在2024年实现吨级出货,9系单晶固态正极材料S93LS在2024年实现近吨级出货。
据鑫椤资讯预测,2025年中国和全球的三元材料产量将分别增长5.1%和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