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间,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农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同比增长1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12.65%。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2亿元(含税)。
对于业绩的增长,神农集团表示,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稳定运行,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性。在此基础上,公司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思路,坚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战略,持续专注于打造生猪产业链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且采取多种降本增效措施,持续降低成本。
截至今年3月份,神农集团的养殖完全成本已经降至12元/公斤,位列猪企降本第一梯队,成本管理成绩优异。神农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响生猪养殖成本的关键因素就是健康。在这方面,公司自建规模化、现代化、生物安全化的猪场,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构建‘外围—厂区—猪群’三位一体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
“生猪健康生长的基础,其内涵不仅包括适宜猪只生长的温度、光照、空气质量、饮水等环境条件,也要求养殖场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管理体系,公司从养殖场选址就开始进行科学规划,对场址周边的天然屏障等外界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识别场址周围的生物安全风险点。”神农集团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中国国内猪企降本增效取得显著进步,但必须意识到,生产成本下降也得益于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豆粕价格的回落,在消费需求稳定的前提下,猪企应避免盲目扩张,将生产重心转向能繁母猪效率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优化以及饲喂效率的提高。”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杨丽莎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目前市场低猪价的情况,降成本无疑是最有效的保利方式。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是企业即使在猪价低迷时期也能保持盈利的关键。反之,成本高于14元/公斤的企业,在当前猪价环境下,极有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神农集团半年报显示,生猪养殖行业标准化、规模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未来,生猪养殖将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而养猪人将用科技和知识武装自身。
“面对人民对优质安全动物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挑战,科技创新是破局的关键,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神农集团董事长何祖训呼吁行业紧握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两大主线,加快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精准营养、低碳养殖等前沿技术落地,引导产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方向转型升级,让科技点亮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