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3 16:48:27 股吧Android版 发布于 山西
学习了
发表于 2025-07-13 05:49:54 发布于 上海

$新亚电子(SH605277)$  

干货!大白话讲讲高速铜缆制造新技术 - 藕芯结构!

"本号专注于把复杂难懂的研报、纪要、段子等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讲出来,欢迎投稿"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一

前言最近某个公司发文声称发明了高速铜缆制造新技术 - 藕芯结构,能在不依赖铁氟龙发泡设备,就可制造出高品质、高性能的铜缆,包括224G/448G高速铜缆,我们今天用大白话来讲讲这个技术原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高速铜缆诞生的背景、目前高速铜缆的发泡工艺是怎样的、藕芯结构方案是怎样的。二

高速铜缆背景1、数据暴涨:早年大家上网就是聊 QQ、看文字网页,一根普通网线(比如五类线)传 100 兆(100Mbps)就够用了,就像 “乡村小路” 偶尔过辆自行车,不堵。但后来呢?视频变成高清视频;手机每秒刷几十张图、看直播”;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一秒要交换几万条数据(比如双十一的订单、直播平台的实时弹幕),这时候普通铜缆就扛不住了。

2、早年家里就一台电脑、一个路由器,周围没什么电器干扰,普通铜缆不会受影响。但现在家里的路由器、微波炉、空调、智能音箱等这些设备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大家感兴趣可以在家试试,你用普通网线连电脑,旁边开个微波炉,网速可能突然掉一半。电磁场这个概念很重要,后面提到的技术原理都离不开它。

3、光纤虽然速度比铜缆快很多,但人家是光信号,更适合长距离,铜缆主要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场景,比如服务器之间的连线,一般就几米,而且光纤接头比铜缆接头贵10倍。在这些 “短距离、需要灵活又便宜” 的场景里,不能全换成光纤,只能把普通铜缆升级成 “高速版”—— 既要保留铜缆的方便,又要达到接近光纤的速度,还要抗干扰,这就是高速铜缆诞生的背景。三

高速铜缆发泡工艺1、做高速铜缆需要好几道步骤,发泡工艺只是其中一个最难的环节,我们挑主要的环节讲。

2、第一步,高速铜缆要用铜导线,但这铜不能是随便的铜。普通铜缆可能用纯度 95% 的铜(杂质多),但高速铜缆得用超高纯度的铜(比如 99.99% 以上,几乎没杂质)。杂质多的铜就像 “坑坑洼洼的路”,电信号跑起来阻力大(电阻高),跑不远、跑不快;纯铜就像 “光滑的高速公路”,电信号跑起来顺畅,衰减少(信号不容易变弱)。

3、第二步,拉铜丝。选好纯铜后,得把铜块拉成比头发丝还细的铜丝(比如直径 0.1 毫米左右,比普通铜缆的铜丝更细)。为啥要拉这么细?因为高速传输靠的是高频信号,细铜丝对高频信号的阻力更小(专业叫"驱肤效应")。信号的本质是在铜线表面传播的电磁波,不是通过铜线来传播。频率越高,电磁场越被“挤压”到导体表面,像224G铜缆(数据传输速率为 224 Gbps),信号能量98%分布在铜线表面0.4μm内,就像水只贴着水管内壁薄薄一层流动,水管中心完全空着,好好一根粗水管,只用了最外层的 “薄膜”,内部99.8%铜都不导电。

4、第三步,绝缘层包裹,这里就是核心难点了。普通铜缆的绝缘层可能就是一层塑料皮,随便裹上就行。但高速铜缆的绝缘层得 “防信号跑丢”—— 高频信号(比如万兆以上)容易 “钻” 过差的绝缘层,和旁边的信号互相干扰。我们在上一步讲了,信号实际上是在铜线表面传播的,也就是在空气里面传播,不管是现在主流的发泡工艺,还是新的藕芯结构,目标都是在绝缘层里塞入更多空气,让信号跑得更快,因为空气的介电常数(Dk,介电常数越低,信号传输速度越快)≈1,是已知的最佳媒介。

5、高频绝缘材料里面,最好用的就是铁氟龙,它就像 “高频绝缘领域的钛合金” ——又轻(Dk低)又强(低损耗)还耐造。虽然Dk=2已经很优秀了,但发泡工艺还能进一步降低Dk数值 ——通过在塑料中引入大量空气(Dk≈1),让整体介电常数大幅下降。比如铁氟龙发泡后,介电常数可从 2.2 降至 1.3~1.5,解决高频信号的衰减、串扰和稳定性问题。

6、虽然铁氟龙材料好用,但是这玩意有很多弊端,比如用了铁氟龙材料,还得买国外的发泡机设备,一台1000多万,关键是每年的产量还非常少。7、发泡工艺几个难点:第一,铁氟龙要加热到 300℃ 才能吹出气泡,吹的气泡直径还要控制在 10-100 微米,压力、温度稍有波动就会破裂;第二,铁氟龙发泡押出机需要控制螺杆转速误差在 0.1 转 / 分钟,生产时震动 <0.001毫米(相当于蚊子落地的动静),否则气泡大小会剧烈波动,所以全球能生产这种设备的厂商寥寥无几。第三,气泡分布要均匀,气泡分布不均会导致产品 “一边轻一边重”。比如手机电池盖左边气泡多、右边少,冷却时收缩不一致,就会变形。传统发泡工艺的废品率高达20%-30%。所以发泡工艺的良率也低,因为容错率几乎为0。

8、总结一下发泡工艺,材料依赖进口,设备依赖进口,有了设备对操作的人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即便水平高,它量率也不高(60%~70%)。四

藕芯结构方案1、藕芯结构的做法是:在绝缘层里均匀分布纵向贯通的空气孔道(类似莲藕的孔洞),让信号直接 “钻” 过空气通道传输。空气的介电常数极低(接近 1,相当于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信号传输损耗大幅降低,速度更快。发泡结构藕芯结构2、藕芯结构就可以不用铁氟龙材料了,因为不需要加热到300度去吹气泡了,其他的绝缘材料像普通 FEP 塑料就可以实现了(铁氟龙需求萎缩(科慕/大金受损),LCP/FEP国产商(如沃特股份)受益),成本骤降,也不用买那个很贵的发泡机了。3、既然这个技术这么好,理论上一开始就可以用这个方案了,为什么没用呢?藕芯结构看似简单的 “打孔” 设计,实则涉及三大技术瓶颈的突破:(1)要在 0.16 毫米线径的绝缘层上均匀分布微米级孔道,模具精度需达到头发丝的 1/100(约 1 微米)。传统模具加工技术(如电火花加工)难以满足,直到近年金属 3D 打印技术(如汉邦激光的六激光设备)实现了复杂结构的一体化制造,才让高精度模具量产成为可能。(2)普通 FEP 塑料在打孔后容易脆化,需要通过纳米填料改性(如添加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提升抗弯折性能。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实验显示,添加 0.5% 石墨烯可使摩擦系数降至 0.18,同时拉伸强度提升 30%。这类材料技术直到 2020 年后才逐步成熟。纳米填料(如碳纳米管)的量产能力也从 2020 年的 10 吨 / 年提升至 2023 年的 500 吨 / 年,支撑了材料改性需求。(3)藕芯孔道的贯通性依赖高精密抽真空技术,需将模具内压力控制在 0.1 帕以下(相当于地球大气层外的压力)。这需要真空泵技术的进步 —— 例如分子泵的抽速从 2010 年的 100 升 / 秒提升至 2023 年的 60000 升 / 秒,才能保证孔道从线芯头到尾完全贯通。

4、技术壁垒高不高?藕芯结构的本质是精密制造、材料科学、专利布局的三重博弈。藕芯结构的模具设计涉及流体力学仿真和材料流变学,新亚电子与安费诺的模具设计参数(如孔道间距、锥度)属于技术秘密;真空度控制(0.1 帕以下)需结合动态压力补偿算法,避免孔道塌陷。新亚电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实时调整真空泵参数,将良品率从早期的 60% 提升至 80% 以上,这种工艺参数的优化经验,无法通过专利公开获取。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添加比例(0.5%)、分散工艺(超声功率、时间)等属于商业机密,纳米填料的分散稳定性也需依赖新亚电子的表面改性技术。最后,安费诺-新亚已申请全球专利,覆盖“多孔贯通结构”设计。总结,短期难被复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