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8日晚间,正和生态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核心业绩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71亿元,实现稳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3.90万元,同比成功扭亏为盈。
回款攻坚+降本增效,双向发力实现盈利“翻身”
上半年盈利转正的背后,是正和生态在“回款攻坚”与“降本增效”上的精准发力。从政策层面看,2024-2025年中央持续推进化债政策,近期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为企业回款提速,公司部分重点项目已纳入国家化债计划并明确付款节点。从执行层面看,公司以诉讼为关键手段破解回款难题:此前荆州、太原、白银、曹妃甸等项目已通过诉讼实现成功回款,为资金回收积累了有效经验;近期公司针对唐山、莆田项目正式提起诉讼,以主动举措全力推动资金回收工作取得突破。
上半年公司全口径回款达3.42亿元,其中太原、荆州项目应收账款陆续到账,该部分回款同步冲回此前计提的资产减值,直接为当期利润形成正向贡献。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聚焦北京、江浙等优质区域市场,优化运营机制、压缩非必要开支,实现成本费用同比大幅降低,盈利空间显著提升,为扭亏为盈奠定坚实基础。
锚定政策机遇,业务升级打开增长新空间
面对传统生态环境行业瓶颈,正和生态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在两大业务领域实现突破。
在生态型水利设施领域,公司立足生态环境业务优势,聚焦北京等资金状况良好的区域,重点布局生态型水利设施业务,当前这一业务升级战略成效初步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呈现出“北京重点区域市场项目占比较大”以及“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多”的显著特点,印证了公司业务升级方向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在“生态+文旅”领域,依托多年滨水空间设计、策划与建设经验,公司升级打造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运营业务,助力地方政府盘活存量生态资产,推动其从“单一生态功能”向“经济+社会+生态”多维价值转化,培育新的营收增长点。
目前公司计划先以自有的贵州六枝特区无界云度假区为起点开展试点运营,同时联合北京海淀、通州、朝阳等区域推进城市滨水客厅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此外,公司今年与燕山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迁安市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发展及GEP核算示范项目。
押注AI技术革命,科技赋能构建核心竞争力
紧跟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导向,正和生态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联合智谱AI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重磅发布“AI知识库”与“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垂直大模型ShorelineGLM”。
此外,公司正推进智能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场景的创新应用,加速智能装备布局,以科技赋能强化行业竞争力。(侯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