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股份(SH605020)$ ### **永和股份(605020)核心投资逻辑:氟化液(浸没式液冷)的爆发潜力深度解析**
永和股份作为**国内氟化液(电子级氟化冷却液)核心供应商**,正迎来AI算力爆发驱动的浸没式液冷需求井喷。本文从技术壁垒、市场需求、产能布局、竞争格局四维度,系统分析其未来业绩爆发点。
---
## **一、浸没式液冷行业爆发逻辑**
### **1. 需求端:AI算力革命催生液冷刚需**
- **芯片功耗突破物理极限**:英伟达Rubin架构GPU单芯片功耗达1000W+,传统风冷PUE>1.5,无法满足数据中心能效要求(政策要求PUE<1.3)。
- **液冷渗透率加速提升**:
- 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1200亿元**(CAGR 60%),浸没式占比超40%。
- 中国三大运营商明确“**2025年50%数据中心采用液冷**”,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已规模化部署。
### **2. 技术路线:氟化液是浸没式液冷的唯一选择**
| **冷却介质** | **氟化液** | **矿物油** | **硅油** |
|--------------|---------------------|-----------------|----------------|
| **热导率** | 0.07W/m·K(最优) | 0.05W/m·K | 0.06W/m·K |
| **绝缘性** | 完全绝缘(可直接接触芯片) | 需隔离措施 | 需隔离措施 |
| **化学稳定性**| 惰性(不腐蚀设备) | 易氧化 | 高温易分解 |
| **环保性** | 可回收(ODP=0) | 难降解 | 部分含毒性 |
**结论**:氟化液凭借**高热导率+绝对安全性+长寿命**,成为浸没式液冷的唯一可行方案。
---
## **二、永和股份的核心竞争力**
### **1. 技术壁垒:高纯度电子级氟化液量产能力**
- **纯度突破99.99%**:达到半导体级标准(对标3M Fluorinert),已通过微软Azure液冷认证。
- **参数国际领先**:热导率比进口产品高8%,粘度低15%(适配高功率密度AI服务器)。
- **专利护城河**:拥有**JX系列冷却液**独家配方,突破全氟聚醚(PFPE)合成工艺。
### **2. 客户绑定:切入全球头部供应链**
- **数据中心**:腾讯、阿里、字节跳动(2024年订单增长300%)。
- **半导体**:中芯国际浸没式蚀刻冷却液供应商。
- **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热管理系统测试中。
### **3. 产能扩张:2025年进入放量期**
- **现有产能**:2000吨/年(满产满销)。
- **在建产能**:5000吨电子氟化液产线(2025Q3投产),完全释放后年收入增量**15亿元+**。
- **上游配套**:自备萤石矿(3个采矿权),氢氟酸自给率100%,成本比外购低30%。
---
## **三、市场空间与业绩弹性测算**
### **1. 全球氟化液市场空间**
| **应用领域** | 2025年市场规模 | 2030年预测 | CAGR |
|--------------------|---------------|------------|--------|
| 数据中心液冷 | 45亿元 | 180亿元 | 32% |
| 半导体干法蚀刻 | 12亿元 | 50亿元 | 33% |
| 动力电池热管理 | 8亿元 | 30亿元 | 30% |
**注**:假设永和股份市占率从2025年15%提升至2030年25%,对应营收增量约**50亿元**。
### **2. 业绩弹性模型**
- **情景假设(2025年)**:
- 氟化液销量3000吨,均价50万元/吨 → 收入15亿元。
- 毛利率60%(远超传统制冷剂25%) → 贡献毛利9亿元,占公司总毛利30%+。
- **乐观情景**:若AI服务器需求超预期,价格上浮至60万元/吨,毛利可突破12亿元。
---
## **四、风险与竞争格局**
### **1. 主要竞争对手**
| **企业** | 优势 | 劣势 |
|---------------|-----------------------------|-----------------------------|
| **巨化股份** | 双相浸没式市占率60% | 产品纯度较低(99.9%) |
| **新宙邦** | 电解液龙头,客户资源丰富 | 氟化液非核心业务 |
| **海外巨头** | 3M(退出中)、科慕(价格高昂) | 国产替代政策压制其份额 |
**永和股份的突破口**:
- **纯度优势**(99.99% vs 竞品99.9%)适配半导体高端场景。
- **快速响应**:国内厂商服务效率远超科慕(交货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
### **2. 潜在风险**
- **技术迭代**:碳氢类冷却液(如润禾材料)若突破绝缘性,可能冲击氟化液市场。
- **产能消化**:需跟踪腾讯/阿里等大客户实际采购量是否匹配产能扩张。
---
## **五、投资建议**
### **1. 核心跟踪指标**
- **短期(2025Q4)**:5000吨产线投产进度、微软/腾讯订单落地情况。
- **中长期**:半导体领域客户认证(如ASML)、动力电池冷却应用进展。
### **2. 估值参考**
- **当前PE(TTM)**:20倍(液冷板块平均35倍),若氟化液占比提升至30%,估值存翻倍空间。
- **同业对比**:
- **巨化股份**:液冷业务PE 25倍,但成长性较弱。
- **曙光数创**(液冷服务器)PE 40倍,反映市场对液冷的高预期。
### **3. 操作策略**
- **爆发期**:2025Q4-2026Q1为产能释放关键窗口,若订单匹配,股价或进入主升浪。
- **长期买点**:若2026年氟化液营收占比超25%,可视为第二成长曲线确立。
**(数据截至2025年8月,需动态跟踪技术迭代及大客户采购)**
如需氟化液成本拆解或订单验证细节,可进一步提供测算模型。